“顾市长您好,我是杨学斌,就这次的事情正想向您做汇报哪。”
电话里面顾光明的声音有些低沉,不过带着几分磁性,语调也缓慢,不疾不徐的说道:“学斌县长,这件事情我听说了,具体情况需要你做一个说明,也要你尽快想出办法解决此事。当然我要强调的就是,你这次的专项资金申请,是一件好事儿。也许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在省里被搁置了,不过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做工作吗,这样也很正常,市里会支持你工作的。”
“是,谢谢顾市长的支持,我一定会想办法尽快解决这件事情,不会耽误正常工作的。”杨学斌都有几分意外了,真没想到顾光明居然会这样说,仔细地又一想,也是不得不佩服这位市长的手段的心胸。
的确,事情已经发生了,涞水市被省计委打了脸,顾光明有理由批评杨学斌这个具体经办人,不过还有一点,所谓远水解不近渴,当务之急还是解决这件事情要紧。
没听到顾市长强调要杨学斌尽快解决这件事情吗?是的,这也不算是什么批评,你本身就在省城吗,又是专门到省城跑这个项目的,出了问题自然你自己解决。
还有啊,这个项目可是好项目,对于皇明县的发展至关重要,你杨学斌可要认真对待,。
总之,顾光明简单几句话,就把杨学斌架火上了,必须尽快的解决这件事情,消除影响,否则再出问题一定会处理你。
这是军令状啊,虽然顾光明一句重话也没说,听起来还很支持杨学斌的,可是话里话外的,就已经把事情说死了,让杨学斌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
当然最厉害的就是,顾光明可是把市里给摘出来了。都这样子了,已经代表市里对你表示支持,还要怎样?要想市里再出面帮你跑省计委,那就不可能了。
还真是一只老狐狸,不愧是韦清远的后台啊,这么多年在中西省经营真不是简单人物。杨学斌挂断电话,心里慢慢回味着,真心佩服。
就这还没完哪,杨学斌刚刚挂上电话,就又有一位领导打进来了,是真正的领导,涞水市的市委书记黄来胜。
杨学斌到皇明县报道上任之前在市里曾经见过这位书记大人。年纪差不多有五十岁了,不是中西省本地人,两年前空降到涞水市任书记。
给杨学斌的印象,这位书记因为之前是在京城部委任职,这次算是外放上调的一级任用,对于基层的一些情况知道得差了一些,也就是说有些不太适应中西省官场的气候。
这位市委书记的电话,也是和顾光明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强调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消除影响的重要性,支持杨学斌工作的坚决性等等。最后也是市委将会是你重要的后盾,当然具体的工作指导是没有的,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根据杨学斌那份资料记载,这位黄来胜书记,是一位京城颇有盛名黄家家族的成员。
当然这个家族和杨家比差距比较大,属于是建国之后逐渐成长起来的家族。黄家的老爷子以前在学术圈很有些名声,属于是技术性的官员。
当时建国后黄老爷子参与到一些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立下不少的功劳,后来又在那段混乱时期得到很好的保护,整个家族就渐渐的开枝散叶。
这次黄来胜能在京城部委下放,也是黄家的一次相当重要的尝试,算是想把触角伸入到政坛当中。
不过目前来看成果不算明显,也是有两年了,一直也没有办法掌控涞水市的局面,顾光明经营出来的势力根深蒂固的,一时半会儿也没好的机会,目前还处于僵持阶段。
下载
其实说起来也挺有趣的,造成目前这种局势的原因,居然还和杨学斌有几分关系,还是源自于去年的那场大洪水。
原本黄家看到黄来胜迟迟打不开局面,就想着帮自家人一把,活动一番之后,要把顾光明调出涞水市。
正面对抗不成功,那就想办法进行迂回吗,直接把人弄走,看你还有本事把持涞水市不?
不得不说这一招要是用出来,那肯定是相当的有效。
可就是因为杨学斌去年一直强调也许会有洪灾,还有需要重视水土保持什么的,当时引起不小的风波。
可顾光明对此颇有一些倾向性的言论,结果就因此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
虽说抗洪的时候,涞水市也没什么优秀的表现,不过顾光明却算是加分了,调离的事情自然没办法进行下去,留在了涞水市。
这下子黄来胜可就越发难受了,可再难受也得忍着,顾光明借此机会更加巩固了自己在涞水市的优势,到了现在,黄来胜的日子过得越发的紧巴,想来已经在盘算着干完这一届,如果不能弄走顾光明,他自己就得撤退了。
杨学斌挂断了电话,也不仅是连连摇头,这些当领导的,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明明心里不爽了,可是表面上还做出一副虚怀若谷的模样。
不过有一点也挺有意思,顾光明强调代表市府,这很正常。不过黄来胜也只代表市委表示支持,言语间根本没提市府半点。
象这种市委市府的矛盾摆到明面上的作法,还真是少见。
想到这里,杨学斌笑了笑,反正这种不协调也任何一级政府当中都常见,行政和党委紧密无间的也有,不过多是表面文章。再说了,设立这种体制,目的也不是要求一团和气的吗,互相制约求同存异才是正常。
只是这样子的话,是不是以后得多向这位黄书记汇报一下工作哪?反正韦清远是顾光明的人,杨学斌想示好也无用,不过黄书记那边势单力孤的,倒是可以考虑一下。顾虑的就是,这位是不是还有雄心竞争一番,万一要是只想着换届之后走人,那就没有意义了。
现在考虑这些还有些早,还是先把目前问解决了再说,杨学斌想到这里,招呼乔达才一声,“达才,收拾一下,咱们去省计委。”
啥?乔达才当时就愣住了,不明白杨县长这是怎么个意思。
造成杨县长今天被动的,就是省计委。明显是在有意针对吗,想要给杨县长难看的,可杨县长居然还要去省计委。
这不是自己送上门去让那些人看笑话吗?最有可能的就是,只要杨县长到了省计委,就会有人蹦出来打脸,让杨县长难堪。
其实还是找一些人来说项比较好,否则现在去就是丢人的啊,乔达才真心有些郁闷,头也低了下去。
“你想那么多干吗?我们的工作必须要做。我想省计委那边是有些情况不太了解,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们得去说明情况,争取把这件事情尽快解决了。”杨学斌淡淡的说道,起身就向外走。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进门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10…8 1:31:50 本章字数:3310
杨学斌这么一说,乔达才就算再不乐意也得听着,只能代着头跟在县长后面出门。
“把头抬起来,什么样子,我们是去做工作的,要有好的精神面貌,懂不?”杨学斌看到他这副样子,心里也有几分好笑,也有几分欣慰,至少说明这个秘书和自己一条心吗,不过表面上还得教训几句。
其实这次去省计委,杨学斌自己当然明白将会面临何种境遇,这简直就是送货上门吗,自己找不自在。可是不去不行啊,工作流程赶到这儿了,他不出面不行。
既然省计委驳回了此次申报,他做为此次项目的申报人,就得亲自上门了解情况,争取尽快弥补漏洞,做好这个本职工作,其他的事情,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想来那个吕大同也会想到这一点,所以说此次去省计委,绝对不会好过。
对此杨学斌有着充足的心理准备,所以脸上一直都保持着笑容,就好像没事人儿一样和乔达才一起来到了省计委的大厦。
乔达才看到杨县长如此气度,也真是心折,别看这么年轻就能够当上一县之长,的确不是普通人,这件事情如果换成自己,早就惶惶不可终日了,更不用说还得亲自到这里来。
不过再怎么说要,杨县长也是自己的领导,如果真遇到事情的话,自己可一定要顶上,不能给县长丢脸。乔达才想到这里,也是暗暗下定了决心。
省级单位的威严的确深重,更不用说是掌握重大权柄的省计委了,面对着十几层高的大厦,杨学斌和乔达才脸上也都显得很是严肃。
“喂,说你们哪,干什么的?”就在杨学斌和乔达才一起往省计委里面走的时候,突然被人叫住了。
转头一看,原来是守大门的保安,歪着头盯着杨学斌两个人看。
“我们是皇明县来的,到计委来办些事情。”这种事情当然用不着杨学斌开口,乔达才急忙说道。
这个保安哼了一声,咋咋呼呼的说道:“我管你们是那来的,知道这里是省机关重地不?你们过来登记。”
“你!我们是过来办事的。”乔达才当时也有几分怒气了,说话的语气就有些冲。
按理说这个保安所说也有道理,省计委当然是机关重地,外人要想进入,登记也是必要的程序。可是这个保安说话时的表情和语气太气人,眼睛都快要看到天上去了,对杨学斌他们真正是不屑一顾。
“废话,来这里的都是办事的,你们要懂规矩,明白不?快过来登记,不然不让进。”保安冷笑着说道,根本不理会乔达才那双将要冒火的眼睛。
“达才,去登记,要配合一下省机关同志的工作吗。”杨学斌挥了挥手说道。
乔达才闷声答应,过去登记,这个保安眼睛还斜了一下杨学斌,貌似对于他刚才说的话不太满意,感觉有刺。
杨学斌才懒得理他,转头打量着前面的这座省计委大厦。所谓宰相门房三品官,这个省计委看大门的架子也是一样不小,不过和这样的人计较也太失身份了,再说登记进门也算是正常的规章制度,犯不上再浪费口舌。
不过说起来眼前这座省计委大厦挺破旧的,四四方方的外形,一看就是多少年前的老建筑风格。不过应该也是做过一些修缮工作,至少窗户基本上都换成了铝合金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只是这样就和老旧的建筑风格一对比,更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
这边乔达才已经做好了登记,那个保安还仔细的看了看内容地,看到皇明县县长杨学斌和乔达才的名字,探头瞅了瞅负手站立着杨学斌,好像是对他的年龄如此轻就已经是县长有些吃惊。
杨学斌摆摆手,当先一步走向省计委的办公大楼,乔达才也急忙紧跟在后面。
真正进入到这座大厦之中,才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庄严与肃穆,来往的人都保持着静默,走路无声,就算是互相认识的人打招呼,也只是淡淡的一笑,保持着省机关人员矜持自敛的气度。
虽说整个大厦里面因为建成年代过久而有些陈腐的气息,甚至原本是木质的地板,有些地板都起翘,踩在上面会发出细微的吱吱声音。
可是权势所带来的压力,自然而然的就压向上进入其中的人。
杨学斌和乔达才也是一样,脚步放得很轻,沿着大厦正中的那座楼梯上楼。
这次要到的省计委计划规划处,就在大厦的三楼,也就不用再走电梯了。
整个计划规划处占据着三楼大半的面积,连续在一起的办公室就有十几间,杨学斌乔达才一起来到一间敞开门的办公室,里面并没有几个人,大都是低着头,要么是在奋笔疾书,要么是在看着报纸,对于门口来的两个人没有任何的反应。
“请问,旬处长在不在?”杨学斌轻轻敲了一下办公室的大门,问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