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4章

  湃说模腔罡谩k盟堑ㄗ有±醋拧@习澹弧〔挥玫p模饧履兀桓依创恚圆换崛媚愀械剿亢廖选!?br/>

  贺清扬笑得轻松:“那就多谢王副局长了。”

  “呵呵; 应该的,应该的。”

  解决完了那个副局长以后,贺清扬的眼前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还是二郎神有先见之明啊,收伏了穷奇这个狗仔队之王。

  看来,今后有什么问题,如法炮制就可以了。

  这么一想,在青团盛宴之后,她就没有把穷奇留在农场里面,而是让它跟着名义上的主人,继续混迹在宁州市的猫狗群中,伺机打探消息。

  至于饕餮,则是农场和学校两头跑。

  一方面,继续去学校,完成他的博士学位——虽然他不情不愿,但是贺清扬觉得,这个农学博士的学位,还是很有必要的。整个农场之内,总得有一个高学历人士吧,万一有用呢。

  另一方面,他一有空就回到农场里面,吃吃厨神小哥做的东西,顺便在广寒宫的院子里打打坐,吸收一下天地灵气。

  如此一来,修行和学业两不误,过得不要太潇洒地说。

  而六耳猕猴则与贺清扬签订了协议,专门负责农场的宣传营销工作,尤其是果园这一块。

  大个子不愧是混迹论坛和各大社交网站多年的专业美食评论家,号召力就是不一般,拉来的客人一批接着一批,基本上,自从那天的青团盛宴以后,农场就没闲过。

  当然,除了他这个专业的宣传人员之外,还有大量免费的宣传者,那就是到过农场,享受过各种水果的客人们。

  经过众人的口口相传,农场的生意每天都很红火,果园里面经常人满为患。

  唯一令众人感到遗憾的则是,李厨神自从那天做过青团以后,就坚决不肯定时定量供应了。

  用他的话来说,做饭这种事情呢,关键不是看指标,而是看心情。

  当天有心情做才做,没心情做,坚决不做。

  至于能做多少,也是根据情况而定。

  对此,任何人都拿他没辙。

  贺清扬经过再三思考,不断研究之后,终于确定了农场独一无二的上菜方式:不管是谁,如果要来农场吃饭,必须提前一天预定,报一下吃饭人数,饮食禁忌,以及人均费用。

  鉴于厨神小哥的技术出众,她暂时定了三个档次:四百,八百和一千二。

  至于后期还要不要提供更多的档次,她还没有决定。

  与其他餐厅不同的是,农场是不提供菜单的,客人们也不能点菜。因为吃什么菜,以及上几个菜,分量如何,完全属于厨神小哥的权利范围了。

  等到客人们第二天来了以后,小哥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临时决定做什么菜,以及做几个菜。

  当然,不管菜肴是什么,他都要确保大家能够吃饱,不够可以再加。

  一开始的时候,贺清扬还担心,这种随心所欲的供菜方式是不是太赶客人了。

  后来才发现,纯属她多虑了。

  这种方式一经推出市场,就大受欢迎。

  首先,这种预先不知道吃什么,也不知道能吃多少的方式大大地提升了农场菜肴的神秘感。很多人专程前来,就是为了看看自己的运气如何。

  其次,厨神小哥的高超手艺确保了饭菜的质量,使得不管上的菜是什么,客人们都不会失望,反而常常有惊喜。

  再次,这种做法简直就是选择困难症者的福音,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纠结于到底是吃这个,还是吃那个了。而对于请客的人来说,也不用担心自己点的菜不合客人胃口了。即使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也是厨神小哥的锅,不是他们的错。

  除了以上种种意料之中的好处以外,还有一个优点,是贺清扬万万料想不到的。

  闲来无事,她看了看美食网上的评价,只见有一人评论道:“小哥做的奶酪樱桃好好吃啊!舌头都要咬掉了。就是可惜,去了好几次,只有一次遇上了。不行,我得多去几次,我就不信,吃不上第二次。”

  贺清扬偷笑。

  没想到厨神小哥无意之中的举动,居然给农场带来了更多的生意。

  又有人说:“我觉得小哥肯定是故意的,一道菜只做一次,下一次再做的时候,就要等上好久,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吊足我们的胃口了。”

  “嗯,我也觉得,肯定是这样的。”

  贺清扬无语。

  你们想多了,小哥之所以这么干,单纯就是因为他想这么干而已。

  他要做哪道菜,不做哪道菜,真的就是全凭心情,比彩票还要随机。

  当然,除了对于农场水果的满意和李厨神手艺的惊异以外,也有人对于农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

  一个中年男子就曾经说过:“老板啊,你这农场里面什么都好,就是缺少一个非常重要的娱乐项目,你知道不?”

  贺清扬掏出手机,“你说,我记下来。”

  “你看到那边那个鱼塘没?”

  “嗯。”

  “我专门带了一根钓鱼竿子过来,结果呢,在边上坐了整整一个下午,居然一条鱼都没有钓上来,你说,你是不是应该考虑多养几条鱼?”

  贺清扬:“不好意思,那个,里面暂时没有养鱼。”

  中年男子:“……”

  又比如……

  一个女子在品尝完了厨神小哥的手艺之后,叫做了贺清扬:“老板啊,给你提一个意见,行不行?”

  “行啊,欢迎之至,我正缺意见呢。”

  “你的这个菜呢,做得很好吃,师傅的手艺也是一级棒。”

  “我也觉得呢。”

  “但是呢,你看你们,买的这个菜是不是不够新鲜呢?”

  “有吗?”贺清扬疑惑,“这是我们的员工一大早就跑去采购的。”

  还是饕餮亲自负责的。

  话说包吃货的眼光应该不错吧?买回来的菜怎么也不至于不新鲜吧。

  “哦,我的意思是,”那女子一看就是一个常去农家乐的主,“外面买的菜,再怎么新鲜,也比不上自己种的嘛。”

  贺清扬:“……那倒是。所以你的建议是?”

  “我来的时候就看到啦,你们那里有几块田地是不是?你说说看,好好的一块地,怎么不利用起来呢?种些蔬菜蘑菇什么的,现摘现吃,多好?对吧,别人的农场里面,都是这么做的。对了,尤其是木耳,我最喜欢吃了。”

  贺清扬呵呵笑道:“你说得是。菜呢,我们一定会种上去的。至于木耳呢,那就免了,那玩意儿好像是长在树上的吧?”

  女子:“……”

  除了田地和鱼塘之外,其他游客还针对小山的利用和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当然,也有不少游客,极其渴望进入广寒宫里一游。

  “老板啊,你们这里提供住宿不?我觉得你的农场很有意思,想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啊,这个啊,不好意思哦,暂时不提供。不过,出门左转,沿公路一直走到头,好像有一个住宿的地方,你可以去那里看看。”

  “你说的是那一间破破烂烂的旅馆么?”

  “额,破不破烂,我还真不知道。不过,它确实勉勉强强称得上是一家旅馆。”

  “可是,你为什么不提供住宿呢?”

  “这个,我们没有地方啊。”

  “怎么会?”那人一指她身后,“我看这一幢房子就不错嘛,从外观来看,挺漂亮的。”

  他第一天来农场的时候,就很欣赏这套房子,早就垂涎三尺了。

  贺清扬心想,也就只有外观不错,进去之后,你住哪儿?躺地上啊。

  她不便明说,只得委婉地拒绝,“那个,真是不好意思哈。这是我们的员工宿舍,不对外开放的。”

  “是吗?那老板,你们农场还缺员工不……”

  贺清扬:“……”

  当然,所有的要求和建议当中,最令她感到惊讶的,是两个女生提出来的。

  那两个女孩一看就是大学生,撑死了二十岁,都是长发飘飘,清秀可人的模样。

  “老板,我想问问,那个,你们的员工制服卖不卖啊?”其中一个女生红着脸,吞吞吐吐地说。

  贺清扬以为自己听错了,问道:“什么员工制服啊?”

  “就是那个小姐姐身上穿的那一件啊。”那女生指了指正在传菜的织女。

  贺清扬只得道:“那个啊,她身上的那一件,当然是不卖的。”

  人家那是织锦天/衣好不。

  那女生道,“啊,我的意思,也不是说非得要她身上的那一件。我指的是,那种布料和款式的衣服,能不能卖给我一套啊。”

  “我也要,我也要。”另一个女生赶紧说。

  “这个啊,我得问问她,”贺清扬道,“衣服是她自己做的。”

  她也不晓得织女用的是什么布料,能不能仿制一件。

  “哦,好的,那就麻烦老板了。”

  “不客气,不过,你们买那种衣服干什么?”贺清扬奇道。

  “穿啊。”

  “哦,你们在另一家农场工作吗?”贺清扬还想将织女的衣服作为自家农场的统一款式呢,她可不想被别的农场捷足先登了。

  “不是啊,不是,”那女生摆手,“我们还在读书呢,没有兼职。我们是喜欢那种衣服的款式和布料,觉得它的形制特别正,质感特别好,所以想要买来平时穿的。”

  “平时也可以穿么?”

  “当然啦。哎,老板,你听说过汉服没有?”

  “这……听过,但是不熟。”

  那女生便将汉服的来龙去脉,以及她们对于这种服饰的热爱之情通通普及了一遍。

  贺清扬听得津津有味。

  当然,她是一个俗人。

  人家讲的是文化和历史,她听了半天,就听出两字:商机。

  ☆、实木家具

  “这样吧; 你们把联系方式给我; ”贺清扬道; “我问过我的员工之后; 再跟你们联系。如果她说可以的话,我就让她做两套; 然后快递给你们,怎么样?”

  “可以啊; ”一个女生忙道; “不过,我估计,我们的需求量还不只两套呢。”

  “是啊,我们有一个汉服社。如果她们看到小姐姐身上的这套服装,一定都很喜欢。”

  “那行; 你们先回去; 和你们的社友商量一下; 然后我们再来确定数量和价格。”

  “老板要给我们优惠哦。”

  “放心,一定。”

  两个女生兴高采烈地走了。

  贺清扬不由得感慨; 织女就是好啊; 既会种田,又会织布; 还会传菜,简直就是一个顶三个。

  虽然农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贺清扬想了半天,最终决定先从房子问题着手。

  原因很简单; 钓鱼啊,新鲜蔬菜啊,还有汉服啊之类的东西,都是部分客人的要求。只有房子问题,可以说是每一个客人都有的共同需要。

  因为截止目前为止,他们的各种休闲娱乐活动都是在户外进行的。

  现在天气温和还好,再过几个月,就该进入夏天了,然后是秋天、冬天,到时候,不管是温度,还是环境,都不适合户外活动,客人们非得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不可。

  于是,广寒宫的装修就成了当务之急,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的第一条。

  一提到“装修”二字,贺清扬的头都大了。

  就算她自己没有相关经历,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她深刻地了解,这既是一项体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