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院子外来了车,知道是夏家人来了,刘大贵于是赶紧迎了出来,刘家众人也跟着迎了出来。
“夏先生好!”刘大贵带着家人问好。
夏仕齐带着儿女下了车,让张把式帮忙把车上的年礼搬了下来。
夏晓晴拿了一包糕点塞到刘大嫂手里,又把糖果拿给刘家的几个孩子吃。“刘大哥,帮忙把这些东西拿进去吧,这些都是给你们的。”
“这怎么好意思,真是谢谢了!”刘大嫂脸上笑开了花,认识这么久了,她是知道二娘子是个说一不二的人,也不推辞,以后自己好好的帮夏家干活就是了,于是便指挥丈夫把东西拿进去。
“一点薄礼而已,用不找谢。”夏晓晴回道。
“进屋……进屋……屋里暖和。”刘大嫂招呼着众人往屋里走。
屋里桌子上已经泡好了茶,还摆放了些许糕点,想必是专门为了客人上门准备的,刘家人是没有余钱来买这些的,家里人平日赚的钱也仅够自家人吃饭,和给刘父看病抓药的,眼看过年了刘家人也还是穿着前几年的旧棉袄,好几个身上都打着补丁。
夏晓晴想下次自己还是再送点布料算了,怎么的夜得把温饱都给人解决了才是。
夏仕齐进屋就先去了里屋,刘父刘老爹生病还在床上躺着,夏仕齐自然要先慰问病人。
刘老爹的病一直没有好转,只是刘家人听了夏晓晴的话,每日都给他炖羊骨汤喝,虽然病好不了,但也没有再恶化下去,镇上的大夫看了都觉得惊奇,都觉得活不了几天的人,没想到还拖了这么些时日。
刘老爹看到客人进来挣扎着要起身,夏仕齐赶紧阻止。“躺着就好,躺着就好!”
“谢……谢……”刘老爹虚弱地说着。“我们家多亏了你们了,谢谢了!”
“看你说的,你们家的孩子懂事,做事业能干,是我多亏有他们帮忙才是。刘大哥你要好好将息,听大夫的按时吃药,病总会好起来的。”夏仕齐宽慰他道,看到刘老爹就像是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夏仕齐也不禁觉得心情十分沉重。
看刘大娘站在一旁够搂着身子,满头白发脸上沟壑纵横,像个年逾花甲的老人,哪里能看出只比自己大两三岁,夏仕齐不禁感慨,从怀里拿出一个封红,送了过去。“嫂子,这你拿着,看我刘大哥爱吃点什么,多给他买些。”
刘大娘哆哆嗦嗦地接过这封红,满口感谢,刘家小辈也赶紧过来道谢。
夏仕齐也没在刘家多呆,和刘家人说了一会儿话,结清了这个月的工钱后,便带着儿女往自家养殖场走去。
养殖场里还是一片热闹景象,鸡鸭鹅都叫个不停,刘家二嫂正在给他们喂食,看大哥大嫂带着东家来了,赶紧过来迎接。
给夏仕齐请了安后,刘二嫂便拉着夏晓晴讲起养殖场是事来,在心底里她还是把夏晓晴当做东家。倒不是她不尊敬夏先生,只是这养殖场最初便是二娘子一手一脚操办起来的,夏先生不过是后来才来的,总显得不是那么名副其实。
养殖场的情况不错,基本上销售和生产都能跟得上趟了,养殖场的孵化率也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等到了明年开春以后,自家孵化的第一批小鸡鸭开始产蛋了,到时候出栏的鸡鸭会更多,养殖场的养殖数量更是比最初整整扩大了几倍。
看来等到了明年,还得再开拓一些新的销售渠道才是,不然光靠现在这几家,是远远不够的,这家禽不比其他东西,卖不掉找地方放着便成,这家禽可是张着嘴要吃喝的,多养一天便多费一天的饲料钱,也不多长肉了。
只是让爹去开拓市场是肯定不行的,让爹教教书还行,做生意就是个大外行了,再说爹作为读书人肯定也放不下这面子。
自己得像个办法才是,夏晓晴在心底暗暗想到。
视察完了自家的养殖场后,夏家人便径直回家了。
骡车拐了弯,一条笔直的路直通夏家门前,夏晓晴远远就看见赵家的马车正等在自家门前。
“爹,你看那不是赵大哥家的马车吗?怎么今天又来家里了。”夏晓晴指着远处的马车说道。
夏仕齐顺着女儿指的方向看去,真是赵家的马车停在自家门前。“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骡车停在了院门前,夏仕齐先下了车,又把女儿抱了下来。
夏晓晴看了一眼拴在门口的马车,车上坐着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中年男子,正百无聊赖地掐着干草,一副仆人打扮,想来是赵家的车夫。
“二郎,开门!”夏晓晴拉着门铃,大声叫道。
那车夫听闻夏晓晴叫门,才赶紧下来问好。
夏二郎开了门,看到是父亲回来,忙把赵家人上门的事说了。
原来这来的并不是赵家二少爷赵青枫,这次来的只是跟在二少爷身边的小厮墨书。
这次墨书是专程奉赵夫人之命,送礼物来感谢赵家前晚上对赵青枫的照顾之情。
本来应该是赵青枫亲自前来的,只是赵青枫回去之后便受了凉,今天才微微好转,赵夫人怕他再次染病,不敢让他出门,便专程派了墨书前来。
“这赵夫人倒是客气!”夏仕齐说道。
屋里,墨书正同陈氏讲着自家少爷的情况,陈氏听闻赵青枫受了风寒,十分的担心,墨书一再保证已经有了好转,陈氏才放下心来。
夏大姐站在一旁听着心里也是不好受,恨不得冲过去赵家看赵青枫去。
墨书看夏仕齐回来,赶紧上前请了安,又复述了一遍来夏家的原因和赵青枫的病情。
夏仕齐也关心地仔细询问了赵青枫的情况,又让陈氏拿了自己常吃的川贝雪梨膏给墨书,让他带给他家少爷。
墨书看天色不早了,便起身告辞了,临走时给夏大姐使眼色,让她跟着出去。
好在夏大姐因为担心赵青枫,一直留意着墨书的话语表情,看到墨书对着自己直眨眼,一下便懂了意思。“娘,我去送墨书出去。”
“好吧,你去送送吧。”陈氏知道女儿担心未来女婿,肯定想仔细问问墨书,好在墨书人小,倒也不会碍着女儿名声。
“墨书,你叫我出来有什么事吗?”走到院子里,夏大姐看没人跟着赶紧问道。
“大娘子,我家少爷让我把这个交给你。”墨书从怀里拿出一个木匣子,递到夏大姐面前。
夏大姐并不去接,反而问道:“这是什么?”
“大娘子,你快拿着吧,你看了便知道。”
虽说两人已经订了亲,但男女相交最忌讳私相授受,夏大姐从小受的便是这种教育,根深蒂固自然不敢去接。
“哎呀,我们家少爷就是为了送你这个才得的风寒,我们少爷都这样了,你还有什么不敢收的。”墨书也是个急性子,拿着木匣子就往夏大姐手里塞。
听闻赵青枫生病的缘由,夏大姐一阵诧异,心下有些感动。
夏大姐四处看了看,没有旁人,于是赶紧把木匣子揣进怀里。“你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为什么说赵大哥是为了送我这个才生病的啊?”
“昨天家里派人来家少爷回家,回去的路上,少爷已经有了风寒的征兆,本让少爷早点回家里休息的,少爷非要去脂粉巷买这东西,说是一定要买来送给你的,”墨书有些抱怨地说着,自家少爷这转变也太大了,以前哭着喊着不想娶亲,现在怎么看着姑娘便往上贴,真是太善了。“这是少爷去找了好几家店,才找到的,昨天天气本就不好,雪也下得有些大,少爷回去便病倒了。”
“你叫赵大哥多保重,好好吃药!”夏大姐想到怀里的东西,又想到赵青枫对自己的情意,于是咬咬牙说道:“墨书,你在这等等,我马上就回来。”
夏大姐回了屋子,从针线篓里拿出一个绣着雀鸟图案的藏蓝色荷包来,这本来是夏大姐准备做给大弟弟鸣瑞的,只是今日得了赵青枫的礼物,怎么也得回礼不是,没有其他合适的东西,只好用这个代替了,以后再重新绣一个荷包给弟弟就是。
夏大姐又找了一块白色的长方形的碎步,用黑线在上面快速地绣了两字,然后把布条放进荷包里,紧紧地系上带子。
“墨书,这你拿着回去给你家少爷。”夏大姐像做贼一般四处张望着,迅速地把手里的荷包递给墨书收好。
下载
看来这夏家大娘子对自家少爷倒也还是有情,墨书笑道:“我一定会亲手交到少爷手里的。大娘子,你还有什么想给少爷说的没有?没有,我就先走了,少爷还等着我回话呢。”
“没什么要说的,你胯回去吧。”听到赵青枫还等着墨书回话,夏大姐有些害羞。
送走墨书,夏大姐回到房里,从怀里拿出木匣子,小心地打开盖子,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簪子映入眼帘,轻轻地拨弄蝴蝶翅膀,一下便扇动起来,底下的银铃还发出清脆的响声。
真是太美了!夏大姐仔细地看着蝴蝶簪子,想象着赵青枫的模样,甜蜜地笑了,独自走起神来。
第一百零九章 乞儿
腊月二十九一早,陈氏就带着两个女儿和面蒸馍,又大又白的白面馒头,整整装了三个大蒸笼。按照乡下的习俗,蒸好的馍一直要吃到来年的正月十五,在那之前家里是不能做馍的。
其实这个风俗对夏家的影响不大,夏家的饮食南北兼顾,除了夏仕齐爱吃面食一些,陈氏和家里的孩子都更喜欢米饭一些,特别是这次在刘家村种的水稻丰收了以后,夏家更是以米饭为主。当然这也有夏晓晴的功劳在里面,家里的菜品丰富了,自然是米饭更有吸引力。
按理说光夏仕齐也吃不了这么多馍馍,只是陈氏怕有客人上门,便多做了些。
院子里,夏仕齐正带着儿子们扫雪,几个小点的孩子扫院子里的雪,他则带着大儿子搭着竹梯扫房顶上的雪。
夏仕齐站在竹梯子上,远远便看到两个黑点朝自家屋子方向走来。这时家家户户都忙着过年的准备,怎么还有人来家里串门,兴许是路过的,夏仕齐也没有再过多关注了。
“爹,你好了没,这天太冷了,你扫完了,我们就赶紧进屋去吧。”夏大郎扶着竹梯,对着站在上面的父亲说道。光着手扶着竹梯,让他觉得手都不像是自己的了。
夏仕齐看着周围屋檐,能够得着的地方都扫了,也差不多了。“行了,我这就下来,你把梯子扶好了。”
夏仕齐从竹梯下来,走得是晃晃悠悠,把夏大郎担心到不行。“爹,以后这扫雪的事还是我上吧,看你做起来怪吓人的。”其实大多数人家都是让半大的少年上屋顶扫雪,一是年纪小动作灵活,二是体重轻不怕压垮房顶。夏家去年就是夏大郎上房顶扫的雪,今年夏仕齐看自己身体好了,非得要亲自上阵,把夏大郎吓得不轻。
汪汪……汪汪……小黑对着院门使劲地狂吠了起来,一声大过一声。
“小黑,不许叫。”夏五郎斥道。
汪汪……汪汪……小黑不听主人劝阻,还是大声地叫着。
“五郎,小黑叫得这么厉害,是不是外面有什么东西?你去门缝看看。”夏二郎说道。
夏五郎赶开院门前守着的小黑,身子贴着院门,朝外边看了起来。
屋外也是白茫茫一片没看出有什么异样。“哥,外面什么也没有,咦,不对,那团黑黑的是什么?怎么还会动。”
“二哥,你快过来,外面有东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