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6章

作品:锦绣|作者:铃九|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8 05:39:56|下载:锦绣TXT下载
  去:“抱歉,蔓儿,我知道这样做对不起你,但……”

  乔蔓摇了摇头,说:“阿婉永远都不用和我说抱歉的。”

  小郡主道:“那我就继续说下去了。蔓儿和九公主呢?从前我没有想到,可现在看来,二皇子既与白霖是……若真是这样,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九公主对我一直都是……”

  她叹了一口气。

  “她一直不喜欢阿婉。”乔蔓接着她的话说了下去,“阿婉,是为了这个?”

  “我知道蔓儿会护我一世周全。”小郡主说,“但蔓儿,你真的护的了我吗?”

  “……我答应你。”

  白宵与小郡主离开的速度,快的超乎所有人意料。

  在走前,小郡主告诉乔蔓:“从前教阿宵习武的师傅,在江湖上也有几分名气。蔓儿,不要担心我了。”

  “……怎么能不担心呢。”乔蔓说。

  送走小郡主后,乔蔓又去寻负责六公主的太医。

  六公主在各样噩耗传来时大病了一场,等到她的病好了,已到了来年春日。

  她再入宫时,乔蔓总觉得对方有什么地方变了。而在六公主说出“愿与八妹一同侍奉佛祖”的话后,乔蔓才恍然,原来六公主眉眼间的神色,变得与如今的八公主一般无二。

  都像是在看穿红尘之后,再付诸一笑。

  自己大概永远都做不到这种程度,她想。

  一时间,乔蔓也不知自己应该怅然还是别的。她安慰了六公主几句,后者一一应了,然后又是番言词恳切。

  “……还望殿下成全。”

  最后的话,却是对着乔锦笙的。

  不是九公主乔锦笙,而是皇太女,乔锦笙。

  在燕帝一行从南下归来后,景宁帝很快下了那道轰动朝野的圣旨。圣旨内言道自己自二十六年的大病至今,早已心有戚戚。但多年下来,始终未见诸皇子里有可担大任者。

  “四儿亦是好的,但总归少了些磨练……”

  “小九错就错在生成女儿身,方是蹉跎多年。”

  有人大惊失色,上谏求燕帝收回旨意。可更多人早已在景宁二十六年便看清一切,端阳长公主垂帘听证,这不就是燕帝心里最好的答案。

  也许景宁帝欲传之皇位的,从来都不是九公主。可那又如何?九公主所代表的,从八年前起,就是端阳府了。

  大皇子无能,二皇子三皇子接连遭到圈禁。四皇子以下,尚无人现出。

  还能有谁呢?

  只怕“皇太女”三字不是冠给异姓的端阳郡主,便是最好的结果。

  怀着各样心思,皇太女的册封仪式总算有惊无险的完成。接下来的日子里,景宁帝好似被抽空了所有,形容枯槁,比之丧母的端阳郡主都更甚之。

  反是端阳郡主渐渐回过神的样子,与皇太女一同周旋于朝野,一如昔日长袖善舞的长公主。

  “因为,我是母亲的女儿啊。”

  乔蔓在与四皇子谈笑间这么说道。

  四皇子叹息道:“表姐就不担心,九,不,是皇太女殿下她……”

  乔蔓敛了笑意:“我当然担心啊。但担心,又有什么用呢?”

  “殿下与表姐毕竟不出同姓。”四皇子提醒她。

  “只是乔锦笙现在还是姓端阳的……我先前一直觉得,有母亲在,便可高枕无忧。现在看来,谁知道那些向着端阳府的人,是为了我,还是为了她。”

  说到最后,乔蔓无奈的笑了笑:“我能做的,只是希望……不要来的太快啊。”

  四皇子道:“表姐觉得,我是站在哪边的?”

  “你?”乔蔓挑唇,没有答话。

  向了我,她心下暗道,你什么也得不到。

  她若是一朝上位,定是不会再让燕帝的乔姓血脉再流传下去的。留下了,就是隐患。

  乔蔓相信,四皇子同样明白这点。

  “啊呀。”他果然是摇摇头,“我早就给殿下递过投名状了。表姐这般模样,让我实在很是苦恼。”

  乔蔓吃吃的笑。

  景宁三十三年,这是景宁帝在位的最后一年。

  端阳府大权在握,天下尽道那郡主抬手间便可反翻覆**。文人在教坊间高谈阔论,言道九公主不过傀儡矣。甚至有人酒后失行,文墨里尽是燕国江山即将改姓之说。

  朝堂之上,乔锦笙日复一日的立于乔蔓身后,眉眼弯弯,模样天真无邪。

  景宁三十三年,景宁帝为了封皇太女之事下旨,道加一年科举。而在这一年里,脱颖而出的解元是从前白家的门生,姓季,单名一个礼字。

  乔蔓念及二皇子的话,便在季礼任职的事情上插了一手,将人放在工部。她思忖,哪怕是在白家最盛之年,他们都没有能力将如今的二皇子扶上位了。

  至于季礼,乔蔓有去看过他的考卷,倒也有几分惊采绝艳之感。

  可这样的人,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怀着这样的心思,她方在六部里选择了工部。

  景宁三十三年,燕国反是较七年前的动荡更显得安宁些。随着景宁帝开始整日整日陷入昏迷,太医拿着人参为他吊命起,礼部已渐渐的开始准备新帝的登基大典。

  终于,在秋日之前,燕国在位三十三年的帝王薨逝于宫中。

  大丧过后,乔锦笙服丧三月。

  景宁三十三年末,皇太女登基,号端宁。

  乔锦笙拢起绣了九龙图样的袖口,笔梢沾满朱砂。她说:“没有端阳郡主,就没有如今的朕……”

  写下“端”。

  “……没有永宁宫,朕便只能做个普通的公主。”

  写下“宁”。

  这便亦是端宁元年。

  新帝登基,百官九拜。在大典最后,端宁帝将凤印交予乔蔓。

  乔蔓站在百官之前,在听着自前方传来的话时,她一时间并未明白对方的意思。

  “皇父在时,”乔锦笙语气泰然,“这凤印总是在端阳姑母手中。朕想着,后宫总不能无人打理。”

  “……端阳,谢过陛下。”

  短暂的错愕后,乔蔓上前,将凤印接入手中。

  在此当口,她反倒没有去想为什么乔锦笙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

  要说胜负,该是今晚,便见分晓。

  乔蔓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赢的人到底是她,还是乔锦笙?相较之下,那凤印的事,也算是无关紧要了。

  她行了郡主的礼,却迟迟没听到乔锦笙叫自己起身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