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张爱民等人因为是于飞的“亲密战友”也都沾了不少光,在于飞先进事迹展览中作为重要的报告人员回顾了自己和于飞相处的点点滴滴。在他们的报告中,伟大的于飞同学从刚入学起就怀揣着远大的理想,立志为国家的复兴而读络游戏中的主人翁,不断的打怪升级,最终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只是在于飞为什么脱离扬城大学加入宁都大学的原因上,展览说的含含糊糊,一笔带过。似乎于飞依然还是扬城大学的学生一样。
而宁都大学则非常直接,直接给于飞颁发了一个杰出学生的奖项。而当初力排众议将于飞纳入宁都大学的黄教授俨然成为了慧眼识珠的英雄,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对于两所大学之间的竞争,于飞只是一笑置之。他对当初黄教授将他纳入宁都大学心怀感激,毕竟他当时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如果不是宁都大学的收留,他连怎么面对父母都不知道。
但是他对扬城大学也没有恨,他在那里生活了三年的时间,而且当初将他踢出学校的只是校长独断专行而已。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为他求情的。所以他对扬城大学还是很有感情的。
所以,面对记者的采访,于飞并没有出来表态。
而且他现在躲避德国考古队长丹尼尔的“追杀!”。
《永乐大典》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在《永乐大典》的影印过程中,于飞可谓是过河拆桥,所有的影印人员都由中国的工作人员进行。德国考古队员包括丹尼尔在内都被排除在外,只能在地表做一些基础的工作,连影印机都不允许接触。就是这样,悠的叹了口气说道:“于,也许你是对的。但是我真的非常非常遗憾。”
丹尼尔说完站起身,想要离开。
“等等。”于飞说道。
“你还有什么事吗?”丹尼尔知道于飞不可能将《永乐大典》的全貌展现在他的面前,态度冷淡的不少。
“这是四百万的支票。”于飞递给丹尼尔一张支票说道。
当初达成的协议是二百万的劳务费,但是于飞在此基础上翻了一倍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