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1章

作品:农妇山泉有点田|作者:使劲儿|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8 03:31:59|下载:农妇山泉有点田TXT下载
  东西买回来了,自然就得派上用场。杨伟听小郭的,先不忙着把蛋放进去,而是等温度起来后打到三十八点五度,又往里面的水盘里加了水,再丢个温度计吊在里头,等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呵!还真的是恒温,温度计上面清清楚楚标着三十八点五。这个结果让大家都放下了心来。

  接着就是给这一批总共三十来个孔雀蛋消毒,弄好后又在蛋壳上做好标记再小心地放进去,做完这些就等着过个七八天再检查一下看有没有坏掉的或者没有受精的了。

  做好这些,又把螃蟹池里的饲料残渣捞出来,刚说要再将黄鳝网箱清一遍看里面有没有什么异常,就看见前几天在街上碰到的那个张广广骑着个本田125轰轰地从农场外面的水泥路上面疾驰过来。心下知道这广广是惦记了他那天说的话呢,忍不住就嘴角微微向上翘了起来。

  张广广那天吃了亏,说不得等杨伟走后就开始向那些狐朋狗友询问这人到底是个什么路数,怎么他年前去广东的时候都没听过街上有这号人物?所谓的八卦就是以讹化讹得出来的结果,所以张广广同学不由得目瞪口呆,空手单挑二三十个拿刀的家伙竟然连衣服角都没划破一点,超级猛男啊!

  存了巴结的心理,广广在家苦苦等了近一个星期,就在身上於肿快要消褪的时候,他老子张金榜回来了。

  张金榜虽说现在年纪大了没了以前的那种冲劲,一步步稳打稳扎靠坡泅水,不过却对商机的嗅觉还是相当敏锐的。听儿子说在杨家湾有人养了一千多头猪马上要出栏,立马就精神了起来,也顾不上长途奔波劳累,洗了把脸就叫儿子骑着摩托车把他带了过来。

  和许多第一次到杨伟这个农场里来的人一样,张金榜两父子乍看到眼前的情景都是惊叹莫名。张广广只是惊叹于这个地方的大,而张金榜则惊叹于农场主人的思路与魄力了。

  一年到头在外面跑车,张金榜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自然一眼就知道了自己面前的这个农场是那种可循环的生态农业基地,虽说开始正常运作之后赚钱是赚钱,可刚开始做准备工作的时候那成本也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再见到迎了过来散烟的杨伟,张金榜心里便只有诸如“年青有为”之类的感叹了,对自己接下来要谈的这笔生意也莫名地有些期待起来。

  等张广广给两人分别做完介绍,杨伟便带着这两父子过去猪舍那边。张金榜常年做这个生意的人,对看这些畜禽还是很有经验的。眼一搭手一摸便知道这猪肉的质量怎么样,出肉率高不高,好吃不好吃,肥不肥,这在他们行话里头叫做“脉膘”。这“脉膘”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件高难度的技术活,可老张都做这行二十年了,自然不在话下。

  所以当老张跨入猪舍里面随手在一头猪身上摸了两把,起身便对杨伟笑了起来:“这猪不错!比不上放养猪,不过比起别的那些吃全价饲料的猪那是不知道好多少倍了。”

  他是老师傅,说这个不错那肯定就是不错了。杨伟也笑着道:“放养的话我这里目前还是没那个条件,不过敢保证的就是我这里全部都是这种质量的,等下一批的话质量就更好了。”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六十五章未雨绸缪

  “哦?这话怎么说?”张金榜来了兴致,忍不住就问道。

  因为存了希望长期打交道的心思,杨伟也就没有隐瞒,把刚开始喂全价饲料的事说了出来:“不过呢,那饲料我这里也没有喂几天,等农场里的青饲料一长出来就停了。再者说来,等到了下半年不是有苞谷和红苕吗,还有冬瓜南瓜这些东西呢,搭配着喂下去肯定营养充足,上膘快,质量好。至于蛋白质,我这里多的就是蚯蚓,还怕缺这些?”

  张金榜从围栏里出来,叹道:“年轻人就是敢想敢做,像我们这种年纪的人那就老是怕这怕那的,生怕一不小心亏了本。等到想通了的时候,人家到处都是做这个的了,哪里还有多少钱等着你去赚?不能比啊!”

  “呵呵……你们那是打稳当牌的,保险的很。我要是一年也有个三四十万的收入,只怕胆子更小呢!”杨伟笑了起来,带头往果树林那边走过去,揭开围在四周的网子道:“一事不劳二主,反正过来了,索性就再看看我这里的鸡娃吧!”

  那些小鸡现在日子过得舒坦的很,每天早晚有饲养员喂食,吃过之后便开始满世界撒起欢来晃荡,运动量足,三不五时还可以在地里扒点虫子蚯蚓什么的,营养丰富味道好。所以老张一眼望过去,甚至还不用捉过来仔细看就知道这些鸡质量那是相当好的了。

  (bsp;“这样吧,你给我留个电话号码,等到了月底我们再联系一下,争取把这事儿给定下来?”张金榜现在是很想做这笔生意的,就凭这些畜禽的质量,走到哪里都是抢手货,同等价钱人家肯定是要选这种的了。

  杨伟也是这个想法,又不是一锤子买卖,以后这生意还是要经常做的,与其到时候又要出去找别人,还不如直接找一个老主顾来的方便。自然就笑了起来道:“还争取干什么?现在就定下来吧!也免得到时候夜长梦多。”

  张金榜大喜,掏出钱来就要付押金。杨伟这倒也没推辞说什么反正有张广广在里面他信得过之类的话,直接就把那老张递过来的三千块钱押金点了两遍,见没什么问题,就开了个收条,写明到时候按照市价出售,顺手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全写在了上面。又掏出手机照着老张报出来的手机号码打了回去。

  押金是肯定要收的,这是规矩,倒不是说谁信不过谁。就相当于大学里在图书馆抢座位一般,你要放本书或者一个别的什么在桌子上,人家看到了自然就会给你把那地方留出来。现在这押金就是一样的道理,你收了押金,到时候要有谁说再想到这生意里面分一杯羹,人家也不好开口。

  做好这些,杨伟也是很高兴,终于放下了一块大石头。说不得就对着介绍人笑了起来:“广广,多谢你啊!”

  那张广广自然兴奋无比,一脸的红光:“伟哥说哪里话?到最后还不是我家里也赚钱了?又不是做白工。”

  张金榜也在一旁笑道:“就是这样,大家都赚钱嘛!要是一眼睛就能看得到是个亏本生意,就算关系再好,那我也是不会做的。”

  见事情定了下来,老张的神经也松懈了许多。这人一没了压力,自然就感到有些犯困,更何况人家老张年纪大了,加上昨晚还跑了一夜的车呢,马上就开始一个呵欠接一个呵欠,和杨伟打个招呼就要儿子再骑车把他拖回去。

  “现在还早得很呢,在这里吃过中午饭再回去也不迟嘛!要不,我去找几个好一点的牌角过来,好好玩一天?”杨伟笑着,从腰里取出手机便要给桥头上的牌场打电话预定麻将桌。这也算是一种很不好的风俗吧,来了人便要安排上桌打牌的。尽管杨伟并不喜欢打牌,不过他也怕这老张和许多做客的人一样,要是没打上麻将就会在心里觉得东家不给自己面子,说不得就只好这么问一声了。

  “呵呵……我这人和别人不同,到现在为止都还玩不好那个东西。”张金榜举起手来摆摆,笑道:“说实话我也想到你这里多看一下,可惜人实在是熬不住了。昨天晚上开了一夜的车,刚回来说要洗了睡一会呢,听广广说你这里有猪要卖就直接过来了。”

  张广广本意是要在这里多留一会,和杨伟好好拉拉交情的,不过见他老头子这副模样,也不好多说什么,取下拴在腰间的车钥匙就要过去推车子。像这样杨伟也不好多做挽留,只有叮嘱那广广骑车注意安全,目送着这父子两个回去。

  送走老张,把那三千块钱的押金在手心里拍了两拍,杨伟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最起码不用担心到时候还要出去找买主了。到得中午过去吃饭时和大家说起这事,也都是非常的高兴,不过赵静又提出了她的看法:“刚开始的时候是没办法,那些种苗都订好了的。不过等这些畜禽卖出去之后,我们是不是也要弄点有特色的品种回来?”

  “有特色的品种?我们的孔雀不就是特色吗?”对于这些东西,杨伟就是典型的两眼一抹黑。

  “孔雀当然是我们这里的一个特色。”赵静开始给他扫盲:“不过仅仅也就只是其中一个而已。像那些猪啊鸡啊什么的,我们都可以引进一些优良品种回来嘛!比方说同样是养鸡,一样的饲料一样的人工,可人家一只鸡的价钱就是你现在养的这种鸡价钱的好几倍,品种不同到时候市场价格也不同。像市场前景什么的这些东西你要不懂的话问一下早晨来的那个老张就知道了,他常年在外面跑的人,见识肯定要比你强多了。”

  这倒也是个说法,杨伟本身也不笨,自然是一点就透。不过他倒没去找老张,反而给百里教授打了个电话,询问了一下老人家最近的身体状况,又把自己农场里最近的一些情况做了一下介绍,最后就把这件事说了一下,让老教授给提提意见。

  对于走有特色的农场之路,百里教授很是赞成。不过在关于引进苗种这一块,老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第一要选那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的,第二要选那苗种健康无伤病的,第三则是最好还是要到正规的育苗研究所,品质有保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个品种要能够适应这边的气候环境。具体选什么品种,那就要杨伟自己和他这个农场里和那几个学生商量看了,当然百里教授这边也会给他收集一些名优品种的资料。

  这几天,经过大家对一些相关资料的对比,再加上百里教授在学校那边也查找了一下相关消息,最后定了下来,猪苗选择的是巴马香猪,原产于广西巴马,是一个稳定遗传基因和优良品质的小型猪种,在宋朝便是皇室专用的贡品。皮薄肉细,营养丰富,早就有“七里香”的美誉,当然,价格方面那自然是不便宜。至于鸡娃子,目前中意的是那种可以生绿壳蛋的肉蛋两用乌鸡。听百里教授说那些普通的绿壳蛋在武汉超市里价钱就比一般的土鸡蛋要贵得多,更何况是乌鸡生的呢?

  当然,目前这些都只是一个初步的意向,具体到时候怎么操作还是要等这些农场里的猪娃子鸡娃子出栏了才能实行。要不然的话,别说是现在手里没钱了,就算是有钱你把那些玩意儿弄回来放到那里才好?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六十六章雏鸟出壳

  初夏的清晨总是带着股宁静的味道,晨风从远处轻轻吹来,带着丝丝沁人的凉意。东边天空太阳还没出来,杨伟就在闹钟不知疲倦地滴滴声中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

  礼行地检查过两口鱼塘里面黄鳝和螃蟹昨晚的吃食情况,捞出没吃完的残渣倒在果树苗下面,员工们便结伴过来了。刈草地刈草,淘蚯蚓的淘蚯蚓,忙得不亦乐乎。是的,现在的蚯蚓就是用的一个专用的筛子来淘,揭开盖在蚯蚓沟槽上面的防雨塑料板,将筛子斜放到沟槽里边用带了厚厚一副橡胶手套的手在腐殖层里插进去,将沼肥搂到筛子中再端起筛子颠的两下,躲在里面的蚯蚓便因为沼肥的筛除以及强烈的震动自然而然地在蓬松的腐殖层中纠结成团,这时候只要拿手便可以一把全部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