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34章

作品:重生之天下权柄|作者:空白协议书|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8 03:31:59|下载:重生之天下权柄TXT下载
  刘晓跟章文德等人告辞后首先来到明阳,他通过孙晓明得知王宝山在家,就指点着罗志泉把车停靠在市委家属院附近。

  开门的是王宝山家的保姆,她见刘晓有点面生就问:“你是?”

  “哦!我叫刘晓!是阳东县的,你跟王市长说一声他就知道了。”刘晓礼貌的回答。

  不一会儿保姆又打开门:“王市长请你进去!”

  刘晓把一包东西放在沙发旁,王宝山呵呵笑道:“刘晓啊!你又来腐蚀我了!”

  “呵呵!王市长!要真的这包东西能把你腐蚀了,那我就天天给你送。”刘晓开着玩笑。

  “哈哈哈!坐吧!”王宝山哈哈大笑。

  保姆给刘晓倒上一杯茶就退下了,王宝山打量了刘晓一会儿,神色忽然变得有点不舍,刘晓不知什么情况就问:“王市长!怎么了?”

  “呵呵!没事!春节期间的工作都安排好了吧?”王宝山转移了话题。

  “是的!王市长!都安排好了!”刘晓点点头。

  “嗯!关于这次推荐年轻干部的事情,你怎么看?”王宝山嗯了一声又问道。

  “哦!王市长!这也是好事,是为了加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只要努力了就有盼头。”刘晓想了一下。

  “呵呵!还不错!这次你的副县级的任命市委常委们已经通过了,只是下一步的去向现在还不明确,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做好到一个陌生的领域去打拼的准备。”王宝山盯着刘晓说。

  “哦!什么?陌生的领域?会去哪儿?”刘晓吃了一惊。

  “暂时还没有定论,不过你要有这个准备就是了。”王宝山沉吟着。“对了!你认识郎书记?”

  “郎书记?不认识啊!怎么了?”刘晓有些糊涂了。

  “没什么?就是随口问一下,郎书记的家人你跟谁认识?有什么过节吗?”王宝山追问道。

  “郎书记的家人?家人……对了!郎小卫我见过,至于过节吗也谈不上,就是工作上的一点小事。”刘晓回忆了一下。

  “小事?什么事?”王宝山把身子往上抬了抬。

  刘晓就把郎小卫在古城镇的事情说了一遍,说完他看着王宝山:“王市长!就这点事,有什么问题吗?”

  “唉!你呀!这郎家父子是有名的睚眦必报的性情,你以为这是小事啊?就是这点小事你的副县级差点没过去。”王宝山摇了摇头。

  “什么?这……王市长!郎书记会跟我计较这点小事?”刘晓诧异的说。

  “何止是计较,简直是要把你给打入十八层地狱一样,唉!算了!都已经过去了,你的副县级也过了,他总不能一句话就把你的副县级给撸了吧?”王宝山叹了口气。

  刘晓暗自摇头,没想到把郎小卫得罪了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王市长!我听说咱们明阳要升格了?”刘晓马上转变了话题。

  “呵呵!你消息蛮灵通的吗?是有这个说法,至于到底要怎么办,现在上面还没有定论。不过有一点你要记住了,不管你在哪里工作,也不管我在不在明阳市,你都要踏踏实实的把工作做扎实,不能让继任者和老百姓指着你的脊梁骨骂娘。”王宝山呵呵一笑。

  “我会的!王市长!咱们名扬要是升格了,那王市长你的级别是不是也就往上升了?那以后王市长就是省领导了。”刘晓嘻笑一下。

  “呵呵!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不去考虑这些。对了!你以后要是到明阳来,有什么事可以去找明东书记,也可以去找晓明,毕竟他在这儿时间也不短了,人脉比你强多了。”王宝山看着窗外说。

  “哦!嗯?王市长!你说的是什么意思?难道说你要离开明阳了?”刘晓猛然一惊。

  “想我在明阳已经七八年了,是该挪挪窝了,这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嘛,难道你希望我就老死在这市长的位置上,不容许我再上进了?”王宝山挤出一丝笑意。

  刘晓有些沉闷的说:“王市长!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这要升格的消息刚一传出,你就要走,这明明是对你不公吗?”

  “呵呵!公道自在人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是非留待后人评说吧。”王宝山云山雾罩的说了几句。

  “王市长!让你去哪儿?”刘晓看着王宝山的后背说。

  “嗯!暂时还没有明确,可能会去省里的部门,也可能会去其他地市,现在还在研究之中,等年后就知道了。”王宝山扭了扭脖子。

  王宝山转过身来看见刘晓郁闷的样子,不禁乐了:“呵呵!刘晓!我可从没见过你这样啊!你这是怎么了?没事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就是有点不放心你,以后不管市里把你安排到什么位置,你都不要有任何怨言,只管俯下身子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了。”

  刘晓默然的点点头:“我记下了!王市长!”

  180 林家论是

  第一百八十章 林家论是

  刘晓郁闷的从王宝山家里出来,站在街头想了一下就直奔明溪区,方新涛自从到了市里之后,刘晓还没到他的新单位看过。 //

  方新涛从古城镇镇长的位置上离开后,就被安排到了明溪区规划局做了局长,他凭着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很快就在局里站稳了脚跟。

  “方局长!忙着呢?”刘晓敲开方新涛的办公室走了进去。

  “哟!是刘书记啊!快请坐!你可是大忙人啊!”方新涛抬头一看不由喜出望外,赶紧站起来给刘晓倒茶。

  刘晓打量着方新涛的办公室叹道:“呵呵!方局长!这里就是比下面强啊,你瞧瞧这办公桌,红木的吧?”

  方新涛笑道:“刘书记!你就别挖苦我了,我请你吃饭行不行?”

  “不了!我就是过来看看!一会儿还要回荥州呢。”刘晓笑着摆摆手。

  “回荥州?天也不早了,不是我不留你,要是晚了这路可不太好走,要回去的话就趁早走。”方新涛看了一下窗外。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是给你的一点小意思,拿着吧!”刘晓把一包东西放在桌上。

  方新涛刚要推辞,见刘晓已经站了起来,就摇摇头无奈的跟着刘晓出来了。

  到荥州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刘晓见时间还早,就到肖远东家里坐了会儿,肖远东仔细的询问了刘晓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对于刘晓的表现很是满意。

  最后说到刘晓这次被推荐副县级的事情,又听刘晓把市里的情况说了一遍,肖远东沉默了一会儿,他告诉刘晓不管在什么地方工作,都要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干出好的成绩来。

  对刘晓提出的王宝山的事情,肖远东闭着眼睛靠在沙发上沉默了好久,才长叹一声,说有些事情在刘晓的角度还不能理解,等以后就会明白的。

  刘晓要走的时候,肖莉在一旁紧紧拉着他的衣服,刘晓好说歹说才让肖莉放开手,不过小丫头说春节要是到京城,一定过去看他,直到刘晓点头答应才松开刘晓。

  刘晓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王兰芝心疼的看着儿子疲惫的模样,催促着他赶快去洗洗睡觉。

  第二天刘晓刚起来,就听到王东方的声音,等他来到客厅时,见王东方坐在沙发上跟王兰芝正说着话,看到刘晓下来急忙站起来。

  “东方!你怎么这么早?不在家里睡懒觉,到处跑什么?”刘晓笑呵呵地说。

  “呵呵!我这不是睡不着吗?知道你这几天要回来,就跑过来看看,还真碰巧了。”王东方嘿嘿一笑。

  中午的时候刘晓接到了林雪的电话,林雪在电话里说刘晓要是有时间,就到京城去一趟,爷爷想见他了,刘晓忙不迭的点头答应了。

  王兰芝等刘晓放下电话就笑着说:“是小雪吧?让你去京城?”

  刘晓点点头,王兰芝就说:“东西我已经准备好了,你趁早去吧,别再过几天车票都买不上,我在电视里看了,说是这段时间车票紧张得很。”

  刘晓随着拥挤的人流下了火车,刚出出站口就一眼看到正在东张西望的林雪,他急忙拿着东西跑了过去。

  “林雪!我到了!“刘晓笑呵呵的站在林雪面前,林雪俏脸一红接过刘晓手里的东西:“快上车吧!”

  来到林家自然又受到林家上下的欢迎,林老爷子笑呵呵的看着刘晓和林雪,不住的点着头。

  等众人热闹过后,老爷子把家人和刘晓叫进书房,林雪在刘晓背后轻声说:“你去吧!说话注意点!别胡说八道的!”

  林老爷子笑眯眯的看着刘晓:“小子!我听说你给老肖那个老家伙出了不少主意,怎么样?现在咱们是一家人了,也给你的几位叔伯指点一下?”

  刘晓急忙摆摆手:“爷爷!指点我可不敢当!给各位叔伯提些建议还是可以的,叔伯们要是觉得我说的对,不妨参考一下。”

  林老爷子满意的点点头:“嗯!好!你们几个还别不服气,这小子肚里的东西多着呢,你们没看到老肖的几个孩子见了这小子的态度?那说明了什么呢?”

  林宏发笑了笑:“爸!您就是不说我们也知道,刘晓!你就说说我在西南需要注意什么吧?”

  刘晓心里忐忑着,没想到这林宏发会这么直接,他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大伯!对于部队的事情我知道的不多,但是我平时也注意收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材料,跟咱们的军队做了比较,发现咱们落后的不是一点点。”

  林宏发身子一正饶有兴趣的看着刘晓:“说下去!到底差别在哪儿?需要怎么改进?”

  “大伯!想必这几天你也一直关注着中东的局势吧?你也看到了,多国部队现在对伊拉克已经进行了数天的空袭,地面部队在哪里呢?为什么不把地面部队投入进去?

  随着时代的变革,现代的战争已经不像以往那样了,以往我们凭借着人数的优势,确实也打赢了不少战争,可是现在你看,全部是信息化、高科技,再想用人数的优势来赢取战争的胜利,我想已经没有那个可能了。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一个明显转变,米国已经连续空袭了三十多天了,迟迟不把地面部队投入进去,就是为了减少伤亡,我想等战争结束,他们的伤亡人数不会多于五百人。”

  林宏发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看着刘晓:“那你说咱们应该怎么办?怎么才能提升咱们的军力?”

  “向他们学习!研究制造高精端武器,提高精确打击能力,培养一支像米国的海军陆战队那样的队伍,提高单兵作战能力。”刘晓想了一下。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等我回去之后好好琢磨一下!”林宏发点点头。

  “跟你爸爸有什么交代的?”林老爷子眯着眼睛说。

  刘晓脸色一红忙说:“爸爸!你在北方省要特别注意企业之间三角债的问题,别等到国家采取措施了你们才醒悟过来。”

  林宏展点点头:“是啊!现在这块工作就是我负责,整天那些厂长经理们来找我诉苦,说是别人欠帐不还了,可是我问他有没有欠别人的帐,他却顾左右而言他,真是让人发愁啊!”

  “三角债久治不愈的最终根源还在企业,尽管其形成的原因各异;但要想彻底根治“三角债”;非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不可。从目前共同的认识来看;产生“三角债”的最主要源头是固定资产投资缺口、产成品积压和企业亏损。当然;也许还存在其他一些源头因素。”刘晓分析道。

  “嗯!宏展!回去之后你要从刘晓说的几个方面着手去做,别让你们当了典型!”林老爷子点头称是。

  “对于以后的工作还有什么看法?”林老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