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70章

作品:曾经是兵|作者:乐乐陶陶|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7 23:16:00|下载:曾经是兵TXT下载
  “小俊来了,请坐。”

  对于这个子侄晚辈,倒免去了握手寒暄那一套面子上的程序,陈跃辉甚至是连屁股都没有动一下。

  李斌又微微的鞠了一个躬:

  “谢谢陈市长。”

  言罢,也就坐在了陈跃辉手指的那张沙发上。

  王秘书给李斌沏了一杯茶,又将陈跃辉的水杯里面续满了水,退了出去。

  陈跃辉抓起茶几上的中华,扔给了李斌一支,也没有跟他客套,直接开言说道:

  “说吧,什么事儿?”

  李斌急忙狗腿的凑上去,为陈跃辉点燃了香烟,随后也自己把烟点燃,神色郑重的凝视着陈跃辉说道:

  “陈市长,我们乐福实业想要启动廉租房的项目,想要听听您的指导意见。”

  陈跃辉微微一笑摆了摆手:

  “有话就直说,你小子别给我也来那一套。我和你爸十几年的朋友了,用不着。说说你的具体想法吧。”

  李斌的小马屁没有拍上,也不觉得有什么汗颜之处,他嘿嘿一笑,接着说道:

  “是这样的陈市长,我前一段时间因为一些事情到王顶堤蔬果批发市场后面的居民区去了一次,那里居民的生活状况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我想,在我们这么大的城市里,像王顶堤这样的情况应该还有很多,于是我就动了启动廉租房建设的这个念头,只是具体运作起来难度还是挺大的,所以我来是寻求市政府的帮助的。”

  陈跃辉的神情也凝重了起来,自己虽非草根,但是对草根的一些基本生活状况也是了解的,在自己上任伊始的时候,也曾经多次深入到普通的居民区去考察情况,只不过,他的行程提前秘书已经做出了周密的安排,想要真正的了解那些普通市民的生活状况有些难度,只能从表象上分析出一些来。

  市里也对廉租房的建设有具体的安排,不过具体落实下去,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国有的建筑公司只是象征性的建设了那么几栋廉租房,应付检查的意义远胜过了它的实际使用意义,甚至有些批下去的廉租房用地,也被建筑公司开发成了商品房,大家对这种事儿已经是见惯不惯,纠正了几次没有什么效果,到最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自流了。

  陈跃辉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回味着李斌的话。

  触目惊心,又是一个触目惊心。这小子上次的一个触目惊心,推动了一个国家法案的修正,这次的一个触目惊心,又要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震撼?陈跃辉与史一飞的私交甚笃,对于李斌幕后推动交通法修正案的事情是知之甚详的,如果不是对李斌产生了兴趣,怎么会约见这样一个小青年。

  如果情况真如李斌所形容的‘触目惊心’那样,就说明摆在眼前的事态已经很严重了。

  陈跃辉考虑了一会,凝视着李斌说道:

  “再详细一些。”

  李斌点了点头,说道:

  “根据我公司派出的员工统计,本市有租房需求的人口大约在三百万至五百万人,除了一些收入较高,或者有亲友可以投靠的以外,最少还需要三十万套廉租房,也就是四千多栋楼房。”

  陈跃辉吃了一惊,脱口而出:

  “这么多?”

  他眼中所看到的都是一片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的景致,哪里会料到还有这么多的人对住房有这样大的需求,如果这个统计数字真实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的这些干部已经太官僚了,离最基本的群众也是愈行愈远了。

  “你的这个统计数字真实吗?”

  “陈市长,您应该知道商人逐利,在我们每做一个决策之前,都会有市场分析部门做出详尽的可行性报告,我们相信我们统计出来的数字与真实情况不会相差太远。”

  陈跃辉的眉头拧了起来,他示意李斌继续说。

  李斌整理了一下思路,接着说道:

  “我计划这四千栋楼房在五年之内全部建起来,如此大的工程,应该也会缓解市里的一部分就业压力,而且也会带动相应的产业发展。不过,只以我们一家公司的实力来说,运作如此大的项目难度很大,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你需要什么支持?”陈跃辉已经正式的拿李斌当盘菜了,看到李斌的这两次出手,看得出这小子的眼界很宽,胸中丘壑不小。

  “第一、我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在廉租房项目没有盈利之前,我希望政府在工商、税务等方面给予放宽;第二、我需要政府在国土转让上的支持,您知道,如果地皮挂牌竞拍的话,不是廉租房项目能够承受得起的,我不要好的地段,只要交通比较便利,荒远一些也没有什么关系;第三、我需要银行的贷款支持。我们公司虽然可以自筹一部分资金,但是对于这么大的项目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我也会另行开辟渠道进行融资。”

  其实李斌还是打了一些埋伏的,最少现阶段,在资金上他就没有这么紧张,而且整个工程是要分阶段进行施工的,等到建设第二批廉租房的时候,第一批廉租房应该已经交付使用,会产生一定的效益,如此滚动下来,李斌的资金压力并不会很大,只是滞留资金的周期比较长罢了,如果这个周期国家能够分担一部分,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见到李斌的话已经结束,陈跃辉的眉头才舒缓了开来:

  “你回头就这件事情递一份详细的报告上来,我们要集体讨论一下。”

  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李斌微微一笑,从随身带的文件夹里抽出了一份立项报告递了过去,这是他吩咐刘秘书连夜赶出来的,自己也详细的看过,没有什么大的纰漏。

  陈跃辉呵呵的笑了:“看来你。。。是准备充分呀。”陈跃辉差点又将‘你小子’这三个字脱口而出,他突然之间隐隐的觉得有些不妥,面前的这个年轻人,自己真的还能拿他当成一个孩子来看吗?

  (老醉就是不要脸了,咋地?不服你就拿票砸我,你看我怕不怕?怎么样,害怕了吧,小样的,曰,停,怎么还是你,我不要板儿砖,救命呀~)

  第九十一章 雷厉风行的陈市长

  日暮西山,此时正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在急急忙忙的往家赶,能够安安心心的躲在自己的蜗居之内,抛下这一天的烦躁、疲累,享受难得的属于自己的时光,可能是大多数像吴俊帆这样的普通平头小百姓最奢侈的享受。

  歌舞厅?没去过。酒吧?上下班的时候倒是有路过。咖啡厅?想想还可以。那些地方距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了,和老婆两个人一个月都挣不到三千块钱,还要抚养刚刚上小学的儿子,每天一睁开眼就是一个字:钱。看看老婆,才刚刚三十六七,就已经被岁月蹉跎成一个标准的小老太太了,每天在菜市场上与那些来买菜的大娘们斤斤计较、唇枪舌剑,想要保持年轻时的那份容颜,也只能是在梦中所想了。

  无数次的,看到老婆在给自己皴裂的手背上抹那种廉价的润肤膏;无数次的,看到老婆在睡梦中流下的点点泪花,吴俊帆的心里就很痛。他知道,老婆肯定是又在菜市场上受到那帮老太太们的欺负了。‘京油子卫嘴子’,天津人的嘴巴厉害是全国闻名的,尤其是以那些每天出入于菜市场的老太太们更加厉害,一毛钱、一根葱就能跟你纠结上半天,也不知道她们哪来的那么多的时间。

  下岗,吴俊帆没有怨言,大势所趋,只能怨自己时运不济。

  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要能力没能力,要学历没学历,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只能说刚刚跨出文盲的行列。到大公司应聘?吴俊帆连想都没有想过,自己除了一把子力气,还有什么?能够追求到细纱车间的一朵花,就已经是吴俊帆这一生最大的成就了,只是苦了老婆,要跟着自己受苦,当年细纱车间的一朵花,竟然沦落到菜市场卖菜的地步。

  吴俊帆做梦也没有想到,推开自己家房门的,竟然是那个每天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的大人物,陈跃辉-陈市长。

  吴俊帆不敢置信的盯着门外站着的陈市长,好半天才醒过神儿来,他慌乱的从马扎上站了起来,一把拉起了还在低头吃饭的儿子,结结巴巴的问候道:

  “陈,陈市长,您好。”

  被一大帮的随从簇拥着的陈跃辉轻轻地向他点了点头:

  “你好,打扰你了。”

  “不打扰,不打扰。”吴俊帆慌乱地说道,一把把那个小饭桌拽到了一旁:“您请进,快请进。”

  陈跃辉站在门口细细的打量着吴俊帆的家,只有一间十来平米的房子,昏暗潮湿,还没有进门,一股潮气就向鼻子里面钻,整个房子最大件的家具就是那张宽大的床了,一张写字台、一个大衣柜就把整间的屋子塞得满满的,写字台的上摞着几本书,看样子应该是小学生课本,那应该就是孩子每天学习的地方了,写字台的一角还摆着一台十八寸的电视机,这应该是他们家唯一的奢侈品了,看那式样,也有些年头了,应该是他们结婚的时候购置的吧。

  这一片住宅区是原先棉纺厂的集体宿舍,棉纺厂倒闭后,就把这片宿舍折价卖给了工人,当时为了能够抢上一间房子,还好是闹腾了一阵子,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这片住宅区还是那个样子,只是更加的陈旧了,有搬出去的,也有搬进来的,连住在这里十几二十年的一些老住户们,都分不清到底哪间屋子里住的是什么人了,有本地人、有外地人、有打工的、也有做小生意的,甚至还有几户住着天津人所说的‘暗门子’。

  陈跃辉看了看面前的这间小屋子,如果自己这二十几号人要是全挤进这间十来平米的小屋子,就是把吴俊帆家的四面墙全都砸开了也不够用。于是,陈跃辉开始点名了:

  “张市长、孙市长,我们进去坐坐吧。其他人就不要跟进来了。”

  张市长是主管城区建设的副市长,孙市长是主管经济的副市长,他们两个是被陈跃辉懵懵懂懂的拉过来的,到现在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进到屋子之后,陈跃辉才发现就是只进来了四个人,他们也没有落脚的地方。王秘书也跟了进来,准备在领导作出重要指示之后进行记录。

  屋子里只有一把椅子和三个马扎,自己这一行人要是坐下了,这屋子里的父子二人就得站着了。

  陈跃辉没有丝毫的犹豫,径直走到了大床边坐了下来,伸手拉过了吴俊帆的儿子,让他坐在自己的身旁。

  吴俊帆慌乱的收起了小饭桌上的饭菜,把几个马扎一一的递到了几位领导的面前:

  “各位领导,快请坐,快请坐,我去寻些茶叶来。”

  面前这几位可是也能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大领导,怠慢不得。

  看着吴俊帆急急惶惶的就要向门外走,王秘书伸手拦住了他:

  “这位大哥,你不用忙活了,今天陈市长就是过来看看,没有别的意思。”

  吴俊帆紧张的搓着自己的手,嘴里还在一个劲的念叨:

  “那哪成,那哪成。”

  可是脚底下却一步也不敢移动。

  陈跃辉拉着吴俊帆儿子的小手问道: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

  “陈爷爷,我叫吴城,在保山道小学上学,我认识您,您是市长,是大官。”吴俊帆的儿子一点也不怯生,说话也比同龄的孩子有条理得多。

  陈跃辉笑着怕了拍吴城的小脑袋,夸奖道:

  “这孩子机灵,长大以后一定有出息。”

  吴俊帆嘿嘿的干笑了,站在那里局促不安。几位领导没有落座,他也不敢坐下。

  陈跃辉转向了吴俊帆,一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