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7章

作品:极品乡村生活|作者:匆匆|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7 19:28:28|下载:极品乡村生活TXT下载
  闷上一锅米饭,微微加了点树枝儿,今个李峰想着做点锅巴吃吃,好长不吃,怪想的。平时张兰做米饭,多用干草,锅巴不出来,今个自己做,留意一下。想着一会,焦黄脆生生的锅巴,心里多了一份急切。

  李山和妻子张兰从桃林回来,远远闻到院子飘来的饭香,对视一眼,微笑走进小院儿。

  “小宝,今天做的什么,挺香啊。”张兰看着儿子在远离逗弄肥仔,笑着放下手里的茶壶,李山伸头看了看,院子外边上笋子闲自在。李峰过来的时候正巧,二奶睡完午觉,老人晚上睡眠不好,白天补觉儿。

  “宝娃子,来了,快进来坐。”两位老人没有孩子,最是疼爱下一辈人,尤其是李峰,小时候调皮,常因为惹事挨着李山揍,这娃倒是聪明,挺能,每每躲在二爷家,别说两老人没孩子,看着李峰打心里疼爱。如此李峰心里多是把二爷二奶当成爷爷奶奶看待的。

  “二爷呢?”李峰瞥了一眼菜园儿,没见人,随口问道儿。

  “呵呵,出去买东西了,眼看着清明来了。”二奶说起清明,神情有些凄苦,或是想着自己身后无人拜祭儿。自己家世成分不好,那个年代落下毛病,连累自己的老头,这些年虽然二爷不说,老人家心里一直放不下,如今眼看清明,心思有勾了出来。

  “哦,你看,我都忘了,对了二奶,我家西瓜熟了几个,我想着送来给您和二爷尝尝鲜儿。”李峰看着二奶神色,赶紧转移话题,拎起身边的蛇皮袋,笑呵呵说道,这事说起来还真不容易解开心结。唉,老人一生不容易啊,李峰在内心里叹息了一声,只能无奈,心中想着清明儿,自己爷爷奶奶。自己好几年没有拜祭了,自己应该过去看看了。

  “你们吃就是了,送过来做啥。”二奶嘴上如此说,脸上的笑容却让人觉着心里乐呵,别说李峰对两位老人真是没说,两位老人也是把李峰当着孙子看。

  正在李峰陪着二奶说笑,二爷提着黑色袋子回来了,看见李峰挺高兴。一听说,李峰送西瓜,老爷子笑的更大声了连说好,忙着抱出西瓜,切开,连说好吃儿,让二奶直说老不知道羞。最后,连着李峰又再吃了一块,吃完,二爷问起李峰房子如何了。

  李峰想起来过两天上梁,说着请二爷过去吃酒呢,爷孙聊着起劲。不知觉天黑了,二奶硬是留着李峰吃饭,最后没办法,陪着二爷喝了几杯。二爷家每年都要泡上一大坛子,枣子酒,两人你来我往,每人喝了小一斤,最后二奶好一劝。

  回到家,李峰晕乎乎,枣子酒后劲大,容易上头,张兰看着,说道了两句,帮着泡了杯浓茶醒醒酒儿。

  …………

  写的有些慢,今天中午本想睡个午觉,谁知道,唉,晚上这会子迷糊的很,写的有些凌乱。大家见谅,推荐又多了一百,明天加更。

  第二十二章 上梁吃席

  第二十二章上梁吃席

  新房上梁可是大事,李峰一家这几天都在忙活。饭菜不说,李峰本来想着方便在饭店开上几桌,最后李山一听摇头,三四十人往返不方便不说,饭店饭菜合不合口味还是未知数。最后,没法子,只能提前给三婶子说一声,上梁那天过来帮忙。

  这些是不必说的,村里人早早过来了,妇人帮着洗菜,做菜,忙着,几个男人在院子里摆上八仙桌。天公作美,大晴天,中午不冷不热,暖呼呼的。

  材料,李峰昨天已经准备好了,今天不比开工那天简单,做了六六四四。六盘冷菜,十盘热菜其中素炒六个,荤菜四个,最后四个汤菜,点心四个,最后主食馒头儿。李峰倒是不知道有什么讲究,安着李山说得来办。

  上梁当天,小小桃林聚集五六十人,小孩子二十来个,眼巴巴看着挂在房檐变得两个大竹篓儿。

  里边可是放着宝贝儿,糖果,花生,核桃,小馒头,五角一块的零钱。村里习俗生花生染成五色,馒头做的核桃般大小,顶上点上,红,蓝,绿色。这些都是张兰昨天蒸儿出来的,晾了一晚上,李峰试了试有些生硬的。

  不过这些图个吉利,吃儿倒是再其次了,糖果,李峰上街称了十多斤,各式奶糖,水果糖,软糖,应有尽有,几样装了满满两竹篓,高高放在房檐上,等着吉时一到,上楼板,撒糖果。

  今天村里空闲劳力全过来了,帮着抬楼板,竹制梯子,上下系上红布,最先的一块楼板架子上放了红彤彤被面,如今不是瓦房,上梁是松木上面还要有一块红布,图钉订出特有的图案,镇邪避害。

  仪式有二爷主持,其实好些的东西已经免掉了,社会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一些风俗越加的简化,甚至消失了。如,公鸡祭梁,没了那般讲究,公鸡不过是上去溜一圈,没了血腥,曾今抬木梁,杀鸡,可是热闹非凡有首歌来之‘公鸡祭梁手提公鸡似凤凰,生得头高尾又长。头戴红冠并绿羽,身穿紫红八卦衣。此鸡非同一般鸡,观音老母送来定时鸡。一不乱叫,二不乱啼,恰此贤东上梁时。一祭梁头,万里封侯;二祭梁尾,宝贵到底;三祭梁腰,彩带飘飘;四祭梁肚,千年万富。一祭祭上天,祭了鲁班祭神仙,二祭祭下地,祭了观音祭土地。祭得土地咪咪笑,贺喜贤东造幢凑。那时候大人小孩都会唱上两句,如今李峰一辈还隐隐记得,孩子辈可能已经不知道

  小时候李峰,李灿,李长明一帮孩子最最喜欢上梁,有糖吃,有钱拿,那是不过是五分,一毛,每人拾个三五毛,可是兴奋,三毛五毛如今看来可有可无,那时候一个星期零花钱不过如此。

  今天,李峰可没闲心注意这些,忙着招呼着左右相亲,吃烟喝茶,李灿,李长明,李旭今个都过来了。帮着李峰招待村里老小,热热闹闹的,左右瓦匠准备儿,二爷,坐在一边,脸上满是笑容。

  吉时一到,鞭炮齐鸣,二爷,香台早已经摆好,上梁拜祭姜太公,神鬼魔来扰。太公手中有神鞭,魑魅魍魉速速退。拜神时,众人肃静,李峰看着仪式结束,赶紧上前扶过二爷。惹得老人白眼,李峰呵呵傻笑。

  十多个大汉已经准备好了,四人一组,抬着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