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78章

作品:风流大唐|作者:小秋|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7 18:31:33|下载:风流大唐TXT下载
  了空上前两步,恭敬的道:

  “请问鲁老师,有否告知笑施主开启杨公宝库的方法?”

  顿住身形,鲁妙子头也不回的傲然道:

  “寇小子和徐小子各得老夫一半真传,而笑小子几得全部传承,但他们若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彻底出师,还得通过杨公宝库的考验才行!”

  以鲁妙子可同向雨田比肩的身份、地位,即使其当年曾同“阴后”祝玉研发生过一段孽缘,今时今日仍受到正、邪两道的普遍尊重。

  以其孤高绝傲的性格,自然不屑于假话骗人。。。。。。就在了空和李世民等人因之长出一口气的当口,走到院落门口的鲁妙子忽然微微转头,对祝玉研道:

  “一笔勾销!”

  眼底昔日种种,过往幕幕瞬间一一掠过脑际。。。。。。压下千思万念的祝玉研语声平静的答道:

  “一笔勾销!”

  随着这双方短短共八字的对答,祝玉研同鲁妙子之间的宿怨终于完全揭过,她所剩下的,就唯有“邪王”这一道缠绵不去的心结,也是最难彻底消融,如瘟疫般仍在不断扩散的情殇毒瘤!

  待鲁妙子身影消失后,宁道奇才转过身来道:

  “想不到小友竟集多家绝学于一身,看来老夫今趟要份外打起精神啦!”

  “‘学道先须且学贫,学贫贫后道方亲。一朝得道成贫道,道用还如贫底人。’小子恭领前辈高招!”

  这番话观战的其他人可能不懂,但五僧、一尼,以及师妃暄七人确是心有戚戚焉,无论是修道,还是修佛,以追求天道为目的,就必须做到本心洁净安宁,看透世间的一切浮华和奢靡,习惯眼中的一切俱是贫穷和平凡。

  其实做人亦是如此,外在的享乐、富足只是小道,只有心中有道,心态平和、积极、满足,才是至理大道。

  闭起眼睛,一切便在心中。心里的世界,心里的宝藏,心里的安乐,心里的愉快,这才是千金难买的人生追求!

  就在宁道奇率真的目光中微微露出兴奋,期待;就在二人再度相向,对决,即将上演的当口,一道清脆若百灵的悦耳女声突然响起道:

  “小天,此战,还是让给本后吧!”

  “那怎么行,现在已是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搞得不上不下的,会非常难受地~!”

  “休要逞强,你的伤势又未曾愈痊,怎能再进行这事关圣门兴亡的一战!”

  “若想一统圣门,这是小弟无法逃避,也必须亲身去面对的一战,还请研姐予以理解!”

  “一统圣门,向圣门中人证明你的实力,又不是非得这一刻,还是由本后进行此战吧!”

  “老一辈恩恩怨怨已经够纠缠不清了,小弟既秉承师尊遗志,自当行‘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之事,佛经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小弟又怎能逢难而退?”

  祝玉研幽幽一叹后,默然不语,静立如故!

  两人一番对答,令表情本算平静的秀珣,秀宁诸女立时显出紧张、担忧的神色来。

  唉,也许是魔门被佛、道两派压迫的太久了,祝玉研竟无端造起势来,此战若胜,以后天下定会到处流传,魔门“邪帝”笑行天在重伤未愈的情况下,悍然出战宁道奇,打的他。。。。。。可自己又哪里来的伤势未愈呀?看,害得秀宁她们担心了吧!

  还好,三言两语间,此战已被自己转化成为高风亮节,舍身取义的无上壮举,嘿嘿。。。。。。

  果然,虽智慧高深,但襟怀坦荡的宁道奇闻言白眉微皱道:

  “小友既然伤势未愈,那你我之战押后如何?”

  “宁兄勿需在意,如果伤势复发,小子就立即认输,到时,宁兄手下留情便是!”

  微一凝思,宁道奇略显无奈的道:

  “如此,就如小友所言!”

  言毕意起,意起神至,无边的迅猛气浪,以两人为中心,狂风扫落悠一叹道:

  “老夫本不想再行唠叨,可既然小友如此顾全大局,那,可否细听老夫一言!”

  “宁兄请说!”

  正文第一百零九章一笔勾销(下)

  (7…1412:18:003751)

  “古时天下有三神,南为南帝,北为北君,中央之神名浑沌,待南帝北君极厚,于是南帝北君聚在一起商议报恩之法,想出人皆有七窍,以作视、听、饮食和呼吸,于是为浑沌每天凿一孔,七日后浑沌开七窍而亡。小友认为此事寓意何在?”

  “有三个智慧超卓,学问高深的人被‘牛头’、‘马面’带进森罗阎王殿。甫一入内,这一道,一尼,一儒者就齐声大喊自己死的冤枉,不应该被带到此处。阎罗王一时性起,就让他们各自说说看到底是怎样的冤枉法!”

  鹤发童颜的老道最先开口道:

  “贫道身外之物虽只有几卷孤本书籍,存衣大柜和木床各一,但仍秉承老子‘鸡犬之声互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清净,无为思想,住在一荒塔的五层,终日读书写字,倒也消遥自在。

  哪知一日返回,竟发现仅有的几本书卷已不翼而飞,心急之下到处寻找,结果发现住在上层的老尼正双手抓住塔檐,潜伏在窗外,贫道气急,以脚狂踩其手,令这个贼尼跌落尘埃,哪知她竟只摔断双腿。。。。。。急怒攻心之下,又将唯一的存衣大柜丢落,方将这个偷书贼尼砸死。。。。。。。事后,悔恨不已,愈想愈怕,结果,心口一振剧烈疼痛,冤死屋内!”

  老尼浑身发抖的气急道:

  “他这哪里算的上冤枉,贫尼仅仅凭窗远眺,结果不小心跌出六层窗外,还好,双手及时抓住五层塔檐,哪知,这个恶道竟然不容分说。。。。。。”

  最后那个老年儒生胡子翘起老高道:

  “老朽乃四层住户,一日,趁老道外出之机,入内寻求孤本书籍观看,哪知主人突然回转,情急之下携书躲入柜内,结果。。。。。。”

  宁道奇:“。。。。。。”

  梵青慧:“。。。。。。”

  众人:“。。。。。。”

  祝玉研,婠婠,辅公佑,左游仙等魔道中人同时面露微笑。。。。。。

  诸女亦是相对菀尔,无可奈何——谁让,她们找了一个如此调皮的男人作为夫君呢?

  两则小故事都很有寓意。前一则指出的是万事都要顺乎自然行事,否则,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

  而后一则则针锋相对,道出每个人都有其固有的认知,这适用于他自己,但并一定适用于其他人。

  尤其讽刺的是,该则故事乃是望着老道骂杂毛,指着尼姑说秃子。。。。。。一直被佛、道两派长期压迫的祝玉研,左游仙她们又怎能不笑的份外欢畅!?

  五僧,一道都是心胸宽广,虚怀若谷的人物,虽有所觉,但也仅是一笑置之,唯有连番被讽刺,遭遇到多次打击的梵青慧玉容再度稍稍变色。。。。。。

  可惜大儒王通业已离去,否则,释道儒三家的代表人物齐聚,事情,必将更加完美!(^_^)

  默然半晌,宁道奇面露温和笑容道:

  “古时有甲乙两君,一道放羊,结果都走失了羊。问甲干嘛失羊,甲答是忙于读书;问乙为何失羊,原来去了赌博。他们做的事截然不同,结果却全无分别,都失掉放牧的羊。”

  “三皇五帝之一的“尧”在位时期,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鲧”同“禹”父子二人相继去治水,“鲧”却失败(封堵),而禹成功(疏导),为何?概因方法不同而已!”

  已往兄弟间虽多次论及天下大事,但此时听到场内如斯对答,寇仲仍禁不住心中剧震,对争天下理念仅有的一点疑虑亦消失无踪,眼前豁然开朗,光明一片。

  前一个故事生动的描述出对一种行为的判断,只能从结果去看,而宁道奇也借此暗指现在实力弱小的少帅军一意同李唐争霸天下,会给随波逐流的百姓苍生带来难以言谕的灾难性后果。

  但后一个故事却以即成的事实作为依据,指出对某种结果的生成,不但要分人,还要看其所采用的是何种方法!

  微微一笑后,宁道奇又道:

  “有一处小泉干涸了,鱼儿都给困在旱池上,只能互相吹着湿气,彼此以唾吐的泡沫相互慰藉、滋润,其中虽见真情,但又怎及得上各自在茫茫大湖中自由自在的任意遨游?”

  寇仲闻言心神再受撞击,同实力强大的李唐为敌,他自身从来就没有胆怯过,可是,面对如斯强敌,是否会牵连到两个好兄弟呢?

  至高无上,智慧深广的宁道奇说的没错,“口吐泡沫,相濡以沫”固然‘可赞’,但若因己而令兄弟受累,那是否又是‘可悲’呢!?”

  再一转念,自己与大哥既然众志成城,誓约共同面对艰难险阻,坎坷征途,就早已做好粉身碎骨,共赴危难的准备,成又如何,败又如何,兄弟同心同力,同死同生,这,又有何“可悲”之处?

  想到这里,心志一派坚定,斗志昂扬的寇仲插言道:

  “争霸天下宛若垂丝钓鱼,成,始有得鱼之乐;败,却不减钓鱼妙趣。可知得鱼失鱼,全在乎寸心之间,既是如此,又何用计较成败得失?”

  “鱼在哪里!?”

  虽有宋阀这招暗棋,但对比雄踞关中,俯视天下的李唐,少帅军目前仍是势小、兵弱,想要逐鹿功成,确是遥遥无期。宁道奇一句“鱼在哪里?”立时令才思敏捷,雄辩滔滔的寇仲为之语塞。

  旁听众人也不禁为宁道奇这番充满机锋禅理,发人深省的喻指而击节赞叹!

  相对梵青慧,王通等人在宗教分歧,治国之道上着手进行论辨,宁道奇从无可辩驳的事实出发,确是言简意赅,立意明确,直指问题的中心所在。

  就在此时,那道独特的中性男音又悠悠传入每个人的耳鼓之内道: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你说鱼在哪里?”

  此言一出,众人俱都禁不住身躯剧震,豁然动容。。。。。。。在诸人或皱眉苦思,低头冥想,或大有感悟的各异表情中,叮咚有致的悦耳琴声倏地响起。。。。。。原来在乐曲造诣上深有独到之处的尚秀芳忽有所得,情不自禁的行至窗边弹奏起古筝来。

  随着清新自然,充满禅道意境的悠扬琴音响起,一道身影洒然起舞而歌道: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钓丝。

  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重。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

  水寒江净,满目青山,载明月归!”

  尚大家素手挥洒有致,场中男子动作浑然天成,曲词清幽,歌如天籁,两人间配合丝丝入扣,相得益彰!

  李世民,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