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7章

作品:回到村里种地去|作者:冷如冰|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7 02:38:34|下载:回到村里种地去TXT下载
  而孕『妇』产后调养身体佳的子母鸡是难买的,子母鸡也就是刚刚要生蛋的母鸡,养上大半年,眼看就要生蛋了,谁舍得卖出去啊。

  村里纯天然的土鸡蛋,卖出去都是论个算,不论大小,一个蛋一块二『毛』钱,前两年,弟媳『妇』生孩子的时候,母亲为了村里购买二百个正宗的土鸡蛋都废了好大的功夫。

  所以,如果你大城市里,买的土鸡蛋没超过一块五一个,绝对是不正宗的,就算买到所谓的高价土鸡蛋,也绝对是养鸡场产的蛋,多生蛋的母鸡没喂饲料而已,粮食肯定管够。

  “唧唧~~”

  把小鸡关进猪圈里,防止『乱』跑,抓了些玉米粉子放进去,十只小鸡灵动的啄了起来。

  安顿好小鸡,这时候的天『色』还早,方文就去寻放厨房里面锄头,村里把锄头一般分为三种,月锄,挖锄,平锄。

  顾名思义,尖上是月齿形的叫月锄,这种锄头是山地翻土的主力,锄身比较长,入土深,厚重威力大,对使用者要求很高。

  平锄,这是一把手用的锄头,大多是半大孩子,或者是体力不足的老人用,对力量要求不高,尖平,锄身短,手使用两个小时后手里才会起水疱。

  挖锄,这种宽达二十多厘米,厚重非凡的锄头,一般是用来挖农田的,典型的男人用具。

  村里并不是所以的农田都用耕牛,好比你能把牛牵到山上峡谷里专门为你耕上一块田?还有一些旱田,或是一天下来牛耕不完的农田,村里牛少,大家都排队呢。这时候剩下的一些田,村民就自己出手了,抗上锄头去挖农田,这是一个人和牛比力气的活计,不是壮汉干不下来。

  选上一把月锄往后面山上走去,先锄一块比较肥沃的土地出来,用来培育种苗,麦子是直接把种子点坑里就行,但是玉米,稻谷,红薯,都需要单独培育苗种,这是个细致活,没实际『操』作过根本学不来。

  方文虽说不算是一个种地的老手,可农村长大,耳闻目染之下,也基本都会了。

  屋后一片梯土都是自家的土地,还有一部分分布后面山上各处,全部查看下来,也要花近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就屋后选了一块,四月初,正是杂草繁盛的季节,废了些功夫拔出一块地来,这时候就开始翻土了,第一次使用锄头的人,你会发现所有的泥土会自然的往你脚下跑,挖出来成一堆堆的,一点也不平整。

  如果你仔细查看一个老农挖土,绝对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锄头举过头顶,轻巧的落进土里,轻轻一拉,泥土松散腾了一下,这时候抽出锄背翻动,或侧身,或翻转,灵巧的敲大块的泥土上,起起落落,如蜻蜓点水,等回味过来时,老农早已经脚步上前,继续挖掘前面的泥土了。

  遮阳的草帽,滴答的汗水,番转的锄头,泥泞的胶鞋,不远处一个铁制水壶,几个粗碗,蛐蛐声,蚂蚱声,风声,针叶唰落声……这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完美演义。

  人每天干活会累,土地也是如此,开春种玉米,红薯,油菜,但秋收之后,这土地就要空闲下来,让其慢慢恢复,而村民冬季就要把土地翻动出来,或施上肥料,或撒上草灰,或干脆直接淋上粪便,这样开春后种出来的粮食才会丰收。

  如果你连土都难得翻动,直接挖了小坑就种,这后果就是别人收获一千斤,你可能连三百斤粮食都不到。土地也会越来越贫瘠……

  锄禾日当午,汗滴河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培育玉米种苗的土地要求高,翻动之后,要用手把泥土细细撮成粉末,施上肥料,用猪『尿』均匀的淋土上,这之后还要光脚上去把土踩得稀烂,一直到随便抓起一坨都能来捏小人为止,然后用刀土地划出小格子,每个小格子里放上两三粒的玉米种子,撒完种子后,还要用竹条和塑料薄膜支起一个小帐篷,也就是小型的温室出来。

  等玉米苗长到十来厘米左右高,就用灰矬子连根带土一起铲出来,这才能往其它土地里种上去。

  种粮食容易,可要想丰收,真不是个容易的事,多数年轻人不愿意种地或许跟这方面也有关系!

  撮了撮手,多年不干农活,这手上都起泡了,想当年,那双全是老茧的手就是抓上带刺的滕条也不会疼,由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啊!

  把土地捣腾完,天已经渐黑了,这肚子还不饿,『性』把玉米种子拿出来,今天晚上就忙完,明日接着去山上翻土。

  玉米种子买了三斤,足够种植自家的几亩山地了。

  等全部忙活完,天完全黑了下,方文满意了看了又看,种下玉米,有了收成,就可以大量养殖家畜。

  “疑!”

  这时,挂胸口上的“珠子”忽然白光大盛,照亮了周围几个平米的地方,白光覆盖之下,玉米种子竟有些不一样了,仿佛回应一般,也渐渐冒出微弱的白光,黑夜中,犹如落土里成片的荧火虫……

  这是怎么回事?方文看着发光的玉米种子,心下骇然……

  昨晚临时有事,没时间码字,今天补!纯乡土小说,求收藏支持!晚上至少还有两!

  第十章 发光的玉米

  玉米种子竟然如荧火虫一样发光……

  方文发现胸口的珠子越来越暖,连心房也跟着暖和起来,周身上下,都升腾着热气。

  一惊之下,连忙脱下衣服,珠子柔和的白光居然穿透着小荷包,透着一股子神秘气息。

  怀着激动的心情把珠子拿出来放手里,想往高处举,但珠子忽然间变得厚重无比,以他的力量都差点拿不稳。

  一瞬间,福至心灵,他手举的位置刚好能让白光覆盖到玉米种子上,往上举一分,白光就照耀不到了。

  莫不是玉米种子对珠子有什么吸引力?靠了,传说这会是真的吧,这东西能见米长米?

  就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发现珠子慢慢变得轻盈了,手上一动,把珠子举了起来,白光覆盖不到土地上,发光的玉米种子也渐渐暗淡了下来。

  他试着把白光照『射』土地上,玉米种子还是原来的样子,没多也没少,也没有发光了。

  买的三斤玉米种子他并没有用完,甩了甩头,把剩下的种子收好,先回去慢慢研究。

  到了家,拍了拍额头,有些神经质的把发光的珠子买进米缸里,刚才的一幕又发生了,半缸米开始发着微弱的白光,珠子又开始变得厚重比起,拿都拿不起来。

  过了大约五分钟,米粒白光消失,珠子又恢复了原来的重量!

  方文又连忙找了些其它种子放珠子旁边,这次却有发光,珠子也没有变化。

  “吗的,这是怎么会事,米也一点也没变多,抓手里还是发黄的陈米模样。”方文相当无语,仿佛心中的童话故事破碎了,击碎了一个老男人纯真的童话梦想。

  肚子开始抗议,只好把珠子先收好,半个小时后,整个了辣椒炒肉,同样菜下面盖着一大盆饭,他的食量比较大,一顿能吃八两米。

  “呃!”这米的味道?不是吧,这也太美味了,这还是原来的陈米吗。

  方文不可思议的看着碗里,米同样还有些发黄,可吃嘴里味道完全不一样,比他吃过的珍珠米,泰国香米等等不知道好吃多少倍,而且吃进嘴里这身子竟然是暖烘烘的。

  “瞄~~~”

  小野猫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跑了出来,黑夜中,借着灯光,小野猫的眼珠子散发着奇幻的光芒。

  方文一愣,小野猫怕他还来不及,什么时候敢主动跑到他身边了。

  难道?方文忽然想到一种可能,用筷子挑了些饭往小野猫的方向扔过去。

  下一刻,他愣住了,小野猫不可思议的速度把一团饭吃光,连零碎的米粒也添了个干净。

  “发达了!”方文心中冒出这个念头,虽然不知道这发光后的米有什么不同,但是他自己吃了身子暖烘烘的,连小野猫这种肉食动物都吸引了过来,肯定不简单。

  “瞄!”

  小野猫吃完米粒,叫声仿佛都柔和了几分,是往前走了几步,离他只有一臂之遥,可怜惜惜的望着他的饭盆。

  方文笑着挑了块肉扔给小野猫,没想小野猫闻了一下,竟是不吃。

  又挑了个团饭,这下小野猫狼吞虎咽的『舔』食了精光。

  “呵呵,你喜欢吃,咱们就一起吃吧。”方文笑着找了个碗,赶了半碗饭里面。

  小野猫竟是不怕他了,飞快了吃了个干净,比他吃饭的速度还快。

  不过方文是真的饿了,把剩下饭全吃完,刚才土地里那种暖烘烘的感觉又来了,足足持续了十来分钟,这身子才恢复正常,直觉得神情气爽,脑子清明,身子仿佛都轻盈了几分。

  一个小时后,方文拿着发光的珠子把屋子里所有东西都试验了一便,就连屋前屋后的每一寸土地都不放过,结果,郁闷了,刚才两次发光的情形都没出现。

  有些颓然的坐坝子边上,仔细回想了一下,第一次是玉米种子,第二次是脱壳的米粒,然后无论是玉米还是米粒都不能发光了。

  难道一天晚上这珠子只能发光两次?

  这一晚,注定是不眠之夜,方文拿着珠子看了一晚上,而小野猫就趴他的脚边睡了一夜,连方文试着用着抚摩小野猫也没闪躲,一顿饭的功夫仿佛就成了方文养了多时的家猫一般亲昵。

  一直到珠子暗淡下来,这才发现天已经放亮了!

  一夜没睡,方文精神头居然说不出的好,浑身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性』扛着锄头上了山,除了中午回来吃饭喂小野猫,一天都山上锄草挖地。

  好不容易等到了夜里,方文激动了,为了保险,从仓库里拿着家里剩余的一些玉米放珠子旁边,十分钟后,他失望了,玉米并没有一丝发光的迹象。

  而其余的东西同样如此,仿佛昨天的一切都是他产生的幻觉一般,其实根本没有发生过。

  郁闷无比的坐坝子里,不知道过了多久,当他抬头望天的时候,看着天上不太圆的月亮,猛然间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翻开手机一看。

  靠了,昨天晚上正是十五月圆之夜,难道这珠子每到月圆的时候才会发光两次?

  ————————

  第二日一早,方文暂时把珠子的事情放了下来,只是打定注意每天晚上都查看一翻,看看是不是如他心中所猜测的一样。

  早晨的空气清,精神头也好,就把带回来的防疫员资料拿出来观看。

  整理了一翻,这才发现,其实要看的资料只是很少一部分,这里面大多是杂志报纸,居然还有一些没有拆开过的信封,信封上面写着:“龙洞镇畜牧站收!”

  拆开一看,里面是一份介绍种猪的杂志,标题上写着:宝迪猪业,里面的内容除了前面是对其公司自吹自擂以外,后面的内容到是很不错,有介绍冬季防疫知识,饲料用量等等。

  也有种猪的介绍,如长白,大白,杜烙克,大长,长大二元母猪等等。

  方文以前没接触过,到是看得津津有味,直觉得长了些养猪方面的见识。

  另外有一份比较精美的杂志,封面上写着:“中国畜牧业!”

  翻看了一下,这是一份期刊,有十几本,去年到现的都,估计应该是内部杂志,上面都是些畜牧行业的专家写的文章。

  近期的一本是对猪肉三个月价格连降九次的分析,并预言猪价已经降到底了,后面会回升一样。

  其余文章也分析得相当有道理,方文有些意外,这些杂志都很不错啊,怎么杨站长仿佛扫废品一般全都送给他了。

  另外几份很薄的a4纸张才是他应该看的资料,上面有关于防疫员的工作细则,如定期抽取动物血『液』检查,对死亡的家畜高温燃烧或深埋,防止瘟疫,还有一些防疫动物疾病的关键点。

  对死亡家畜的即使发现处理和预防死?